本草綱目·草部·白附子
氣味
辛、甘、大溫、有小毒。
主治
中風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殭蠶、全蠍等分,生研爲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風痰眩暈(頭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臍)半斤、硃砂二兩二錢半,龍腦一錢,共研爲末,加粟米飯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飯後服,茶或酒送下。
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爲末,加薑汁調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數次。
喉痹腫痛。用白附子末。枯礬,等分研細,塗舌上,有涎水吐出。
偏附疝氣。用白附子一個,研爲末,加口涎調填臍上,再以艾灸三壯或五壯,即愈。
小兒慢脾驚風。用白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黑附子一錢,並炮去皮爲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此方變治大人風,止吐化痰。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大黃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苜蓿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延胡索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榔梅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商陸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銅青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苦瓠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黃大豆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