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防己
釋名
解離、石解。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皮膚水腫(水氣在皮膚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風)。用防己、黃芪、桂枝各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三兩,混合後,每取一兩,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湯”。
關節風溼微腫。用防己一兩、黃芪二兩二錢半、白朮七錢半、炙甘草半兩,共銼爲末。每取五錢,加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溫服。過一段時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黃芪湯”。
小便淋澀。用木防己、防風、葵子各二兩,搗碎加水五升,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此方名“三物木防己湯”。
喘滿(心不痞堅,面黑,脈沉緊)。用木防己三兩、人蔘四兩、桂枝二兩、石膏如雞蛋大者二枚,加水六升煮成二分,分次服。如無效,可去石膏,加硭菹三錢。
傷寒喘急。用防己、人蔘,等分爲末。每服二錢,桑白湯送下。
肺痿喘嗽。用漢防己二錢,加漿水一碗,煎至七成,細細飲服。
咯血多痰。用漢防己、葶藶,等分爲末。每服一錢,糯米湯送下。
堆亂吐利。用防己、白芷,等分爲末,水沖服二錢。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石部·水精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旋復花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百草霜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石部·滷鹹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太陽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雞菌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尿坑泥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沒藥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