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茵陳蒿
氣味
(莖、葉)苦、平、微寒、無毒。
主治
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遍身風癢。用茵陳煮濃湯洗浴即愈。
癧瘍風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用茵陳蒿兩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莢湯洗,再以茵陳湯洗。隔一天洗一次。
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附方
茵陳蒿爲治黃的要藥。加大黃,治陽黃;加附子,治陰黃,其所以能胎黃,由於它能散肝臟的溼熱。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菟絲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苦蔘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巴戟天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秈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蚤休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獾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介部·蝸螺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釣樟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