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水部·水銀粉
釋名
亦名汞粉、輕粉、峭粉、膩粉。由水銀、白礬、食鹽合煉而成。
氣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兒涎喘。用末受精的雞收一個,取出蛋清,加水銀粉十錢拌合。裝銀器內,放在湯瓶上蒸熟,給病兒服下,或吐痰,或下泄,病即愈。但水銀有毒,氣虛小兒,不能用此方。
小兒嘔乳。用水銀粉一錢、鹽鼓(去皮)七粒,共研勻,合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湯送下。
大小便閉(脹悶欲死,持續兩三天,有生命危險)。用水銀粉一錢、生麻油一合,和勻,空腹時服下。
大便壅結。用水銀粉半錢、沙糖一小撮,研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臨臥時溫開水送下。又方:水銀粉二錢、鉛丹一錢,共研細。每次一錢,米湯送下。5、血痢腹痛。用水銀粉五錢、粉錫三錢,共研勻。加水浸過的蒸餅心少許,和爲丸,如綠豆大。每服七至十丸,艾湯送下。
消中嗜食(吃得多,人體瘦,大便硬結,常解小便)。用水銀粉一錢,研細,薑汁攔勻,清水送下。後服豬肚丸補之。
一切虛風(按:指頭暈目眩、麻痹不仁等症)。用水銀粉一兩,湯煎,再用慢火焙乾,加麝香半兩,研細。每服二至三分,溫水調下。
水氣腫痛。用水銀粉一錢,裝入烏雞的蛋中(蛋要先去黃),再用麪餅包好蒸熟,剝去蛋殼,加炒葶藶一錢,同蒸餅搗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至五丸,一天服三次,車前湯送下。極效。
痘後生翳。用水銀粉、鉛丹,等分爲末。左翳吹右耳,右翳吹左耳。
牙痛。用水銀一錢、大蒜一瓣,合搗成餅,安在顴骨前陷(即肋窩)中,先用一枚銅錢墊住。安餅後再用貝殼蓋好,扎牢。一夜可愈。左牙痛,安在右邊,右牙痛安在左連。
牙疳(流膿、流血、蟲蝕)。用水銀粉一錢,黃連一兩,共研爲末,搽患處。
小兒耳爛。用水銀粉、棗子灰,等分研末,調油搽患處。
眼邊爛。用水銀粉和口水點眼瞼內。一天點二、三次。
小兒頭瘡。用蔥汁調水銀粉塗搽。
小兒生癬。用豬油調水銀粉塗搽。
臁瘡。以齏汁溫洗患處,拭乾後,用蔥汁調水銀粉塗搽。又方:水銀粉五分,黃蠟一兩。先把水銀粉鋪紙上,再鋪黃蠟,縛在瘡上,黃水流出即愈。
各種毒疽毒癰(包括楊梅瘡)。用水銀粉一兩,丹砂、雄黃各二錢半,白礬、綠礬各二兩半,研勻,裝罐,鹽泥封口,文武火煉升。煉畢開封,罐口有許多粉末。取此粉每三錢加乳香、沒藥各五分,酒在太乙膏之類的膏藥上,貼患處,有奇效。此方名“五寶霜”。
附方
水銀粉有毒,不可常服及服用過量,以免汞中毒。水銀粉的萬分,主要是甘汞,即氯化亞汞HgCl。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木部·石南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石膏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風狸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使君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青襄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馬蓼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野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羊蹄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