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水部·釜臍墨

釋名 亦稱釜月中墨、鐺墨、釜煤、釜、鍋底墨。 氣味 辛、溼、無毒。 主治 突然心氣痛。用釜臍墨二錢,熱尿調服。 中惡。用釜臍墨五錢、鹽一錢,研勻,熱水調服。 上吐下瀉。用釜臍墨半錢、竈額墨半錢、百沸湯一碗,急攪上千遍,一次服下。 吐血咳血。用釜臍墨炒過,研末,每次用井華水沖服二錢。連吃三付。 產婦只流血,嬰兒生不出。用釜臍墨二錢,熱酒送下。 舌頭突然腫大如豬尿泡。用釜臍墨和酒塗搽。 鼻中生息肉。用釜臍墨一錢,水送下。連服三、五天。 耳裏流膿。用釜臍墨吹滿耳,膿盡,藥自出。 小兒口瘡。用釜臍墨時時塗搽。 手搔瘡腫,出膿。用釜臍墨研細,清油調搽。 附方釜臍墨的主要作用是止血,也能消炎。在刮鍋底時,注意不要把鐵屑刮下來。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