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菜部·百合

釋名 藩、強瞿、蒜腦薯。 氣味 (根)甘、平、無毒。 主治 面合病(傷寒病之後坐臥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如已發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兩,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湯”。如已吐過,則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雞蛋白一個,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雞子湯”。如已瀉過,則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兩、滑石三兩,加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湯”。如未經汗、吞、下,則用百合枚,水泡一領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黃汁一升,令兩汁合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黃湯”。如病已變成消渴,則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溫洗病人,洗畢,令病人吃白湯餅。如病已變成熱症,則用百合一兩、滑石三兩,共研爲末,水衝一匙,微瀉即見藥效。如病已變成腹滿作痛,則用百合炒爲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肺臟熱。煩悶咳嗽。用新百合四兩,加蜜蒸軟,時時含一片吞津。 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搗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風疹流走。用鹽泥二兩、百合半兩、黃丹二錢、醋一分、唾液四分,搗和敷貼。 瘡腫不穿。用野百合同鹽搗泥敷塗。 天泡瘡。用生百合搗塗,二、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曬乾爲末,調菜油塗搽亦有效。 腸風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爲末,開水沖服。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