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虫部·蜈蚣

釋名 蒺藜、蛆、天龍。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小兒撮口(舌上有瘡,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搗汁敷塗。 小兒急驚。用蜈蚣一條(去足),炙爲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按病幾年齡。每歲服一丸,乳汁送下。 天吊驚風(目久不下,眼見白睛,角弓反張,不能出聲)。用大蜈蚣一條,去頭足,油炙,以竹刀劈爲左右兩半,研爲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時,以左半藥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藥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許,不可過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破傷風。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等分爲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熱酒灌服。另以藥末敷患處,出汗即愈。 口眼歪斜,口內麻木。用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都要去掉頭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火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錢。各藥一起研爲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一錢,熱水調下。一天服一次。 蝮蛇螫傷。用蜈蚣研末敷塗。 天蛇頭瘡(生手指頭上)。用蜈蚣一條,燒因薰一、二次即愈。或研蜈蚣爲末,調豬膽汁敷塗 丹毒瘤腫。用蜈蚣一條、白礬如皁角子大一塊、雷丸一個、百部二錢,共研不末,調醋敷塗。 瘰癧潰瘡。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爲末,先以甘草湯洗淨患處。再將藥末敷上。 耳出膿。用蜈蚣研末吹耳內。 小兒禿瘡。用大蜈蚣一條、鹽一發,放油內浸七天,取油塗搽,即效。 痔瘡疼痛。用赤足蜈蚣焙爲末,加片腦少許,調徵求誰敷塗。又方:用蜈蚣三、國條,浸入煮開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錢,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時,取油點塗,即時痛止。 腹在如箕。用蜈蚣三、五條,酒炙過,研爲末。每服一錢,分爲兩份,分別裝入兩個開孔的雞蛋內,攪勻,紅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連進三服可愈。 腳吐轉筋。用蜈蚣燒爲末,調豬油塗搽。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