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贈斯遠

已是霜凝更雨濕,春其漸起但無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當返魂。 小駐要須窮日日,細尋無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從茲始,並待君詩洗睡昏。
拼音

譯文

已經到了嚴霜鋪地、零雨送秋的冬季,春天正在逐漸臨近,衹是還不見一點痕迹。 不要嘆息草木搖落枯萎,不久將有復蘇的梅花綴滿瓊枝。 即使是短暫的停留,也應當整天整天地去尋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處處村落,仔細尋覓。 從現在開始,我要按摩開有病的雙眼,等待你清新的詩作和著春光,來洗盡我的昏昏睡意。

《雨後贈斯遠》是宋代詩人趙昌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首聯寫自己在寒冬等待春天來臨,表現作者進取的態度。頷聯寫雖然萬物枯零卻有梅花滿枝頭,寄於希望。頸聯寫自己滿懷信心尋找春天的蹤迹,尾聯寫自己等待病好,滿懷希望有所作爲一番。全詩是一種活潑生動的情狀,態度更爲積極,全詩格調也更顯剛健。這首詩也同樣顯露了學步江西的痕迹,尤其是借用虛字以求生新方面更爲明顯,所以全詩給人以勁瘦枯淡之感。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見秋霜而思春日,表現了樂觀進取的精神。「霜凝」,季節是在深秋。詩人面對降霜、下雨的深秋,幷不慨嘆「悲哉,秋之爲氣也」(宋玉《九辯》),也不畏懼即將來臨的嚴冬,而是覺得離春天愈來愈近了。「春其漸起但無痕」,這一聯爲全詩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調。頷聯緊承首聯,具體展示「春其漸起」的情狀。霜威固然使草木搖落而變衰,但詩人認爲不必爲此嗟嘆。自然界萬物輪回,生生滅滅。一面在衰敗,一面則在發生發展。在草色垂死之際,梅樹正在恢復靑春,醖釀作花。頸聯補足「定有梅花當返魂」這一判斷,「小駐」與「細尋」互文見義。「窮日日」前冠以「要須」,「遍村村」前冠以「無惜」,見出要發現新春之難,也表現了詩人惜春、尋春心情的急迫與信念的堅定。梅花開放的季節是在「已兼殘雪又兼春」(王貞白《春日詠梅花》)的冬末春初,深秋不能見到早梅。但是,「冬至一陽生」,正當草色垂死之際,梅花之魂已在悄悄返回。這是自然之勢,必當如此。「定有」、「當」,用得很恰切。尾聯歸結到自己,幷回應題中「贈斯遠」之義。 這首詩首尾呼應,中間轉折自如,章法井然。轉折處善於用虛字斡旋,顯得靈動而不板滯。這些都體現了江西派詩法的長處。

趙蕃(昌父)

南宋鄭州人,南渡後徙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字昌父,號章泉。早歲從劉清之學,以曾祖暘致仕恩補州文學,調浮梁尉、連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以詩受知於楊萬里。調辰州司理參軍,因辨冤獄與知州力爭,罷。時清之知衡州,求爲監安仁贍軍酒庫以卒業,至衡而清之罷,遂從之歸。後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猶問學於朱熹。宋理宗即位,以爲太社令、直秘閣召,皆辭不拜。紹定二年(公元1229年),詔予祠,依前直秘閣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節。喜作詩,宗黄庭堅,與韓淲(澗泉)有二泉先生之稱,與周必大唱酬頗多。著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詩四卷)。 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事見《漫塘文集·卷三十二》、《章泉趙先生墓表》,《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有傳。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