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覽古

襟呉帶楚客多遊,壯麗東南第一州。 屛列江山隨地轉,練鋪淮水際天浮。 城頭鼓動驚烏鵲,壩口帆開起白鷗。 胯下英雄今不見,淡煙斜日使人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襟吳帶楚:形容地處吳地和楚地交界之處。襟,衣襟;帶,衣帶。
  • :白絹,這裏比喻淮水。

翻譯

吳楚交界之處遊客衆多來遊覽,這是壯麗的東南第一州。屏風般排列的江山隨地勢而轉換方向,像白絹鋪開的淮水與天際相接而漂浮。城頭上的鼓聲驚動了烏鵲,堤壩口張開的船帆驚起了白鷗。像韓信那樣的胯(kuà)下英雄如今看不到了,淡淡的煙霧和傾斜的夕陽讓人產生憂愁。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淮安的壯麗景色與歷史底蘊。首聯強調其地理位置的獨特和吸引力。頷聯以形象的比喻展現出山水交融的美妙畫卷。頸聯通過城頭鼓動和帆開鷗起的動態畫面,增添了生動之感。尾聯則由緬懷古代英雄,如韓信,轉而對其不見的惆悵,藉此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全詩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巧妙融合。

姚廣孝

明蘇州府長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爲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陰陽術數。洪武中從燕王至北平,住持慶壽寺,而常居府中,時時屏人語。建文時勸王舉兵。爲王策劃戰守機宜。輔世子居守,守禦甚固。成祖即位,論功第一,拜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而不肯蓄髮,常居僧寺。監修《太祖實錄》,與修《永樂大典》。工詩。諡恭靖。有《逃虛子集》(亦名《姚少師集》)。 ► 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