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 地形訓
地形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極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
天地之間,九州八極。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品。
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何謂九山?會稽、泰山、王屋、首山、太華、岐山、太行,羊腸、孟門。
何謂九塞?曰:太汾、澠阨、荊阮、方城、餚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何謂九藪?曰:越之具區,楚之雲夢,秦之陽紆,晉之大陸,鄭之圃田,宋之孟諸,齊之海隅,趙之鉅鹿,燕之昭餘。
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
何謂六水?曰: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闔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陸徑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凡鴻水淵藪,自三百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淵。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爲名山。掘崑崙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裏間九純,純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內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週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
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澤之東,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絕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於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崑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
扶木在陽州,日之所曊。建木在都廣,衆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九州之大,純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自東北方曰大澤,曰無通;東方曰大渚,曰少海;東南方曰具區,曰元澤;南方曰大夢,曰浩澤;西南方曰渚資,曰丹澤;西方曰九區,曰泉澤;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北方曰大冥,曰寒澤。凡八殥八澤之雲,是雨九州。
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亦方千里。自東北方曰和丘,曰荒土;東方曰棘林,曰桑野;東南方曰大窮,曰衆女;南方曰都廣,曰反戶;西南方曰焦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積冰,曰委羽。凡八紘之氣,是出寒暑,以合八正,必以風雨。八紘之外,乃有八極。自東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蒼門;東方曰東極之山,曰開明之門;東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陽門;南方曰南極之山,曰暑門;西南方曰編駒之山,曰白門;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門;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凡八極之雲,是雨天下;八門之風,是節寒暑;八紘、八殥、八澤之雲,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東方之美者,有醫毋閭之珣玗琪焉。東南方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方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玉焉。西北方之美者,有崑崙之球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東北方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央之美者,有岱嶽以生五穀桑麻,魚鹽出焉。
凡地形,東西爲緯,南北爲經。山爲積德,川爲積刑。高者爲生,下者爲死。丘陵爲牡,溪谷爲牝。水圓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土地各以其類生。是故山氣多男,澤氣多女;障氣多喑,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岸下氣多腫,石氣多力,險阻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谷氣多痹,丘氣多狂;衍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中土多聖人。皆象其氣,皆應其類。
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釋之冰;東方有君子之國,西方有形殘之屍。寢居直夢,人死爲鬼;磁石上飛,雲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蛤蟹珠龜,與月盛衰。
是故堅土人剛,弱土人肥;壚士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醜。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知慧而天,不食者不死而神。凡人民禽獸萬物貞蟲,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飛或走,莫知其情,唯知通道者能原本之。
正土之氣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歲生缺,缺五百歲生黃埃,黃埃五百歲生黃,黃五百歲生黃金,黃金千歲生黃龍,黃龍入藏生黃泉。黃泉之埃上爲黃雲。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黃海。偏土之氣御乎清天,清天八百歲生青曾,青曾八百歲生青,青八百歲生青金,青金八百歲生青龍,青龍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爲青雲。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青海。壯土之氣,御於赤天,赤天七百歲生赤丹,赤丹七百歲生赤,赤七百歲生赤金,赤金千歲生赤龍,赤龍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爲赤雲。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赤海。弱土之氣,御於白天,白天九百歲生白礜,白礜九百歲生白,白九百歲生白金,白金千歲生白龍,白龍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爲白雲。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白海。牝土之氣,御於玄天,玄天六百歲生玄砥,玄砥六百歲生玄,玄六百歲生玄金,玄金千歲生玄龍,玄龍入藏生玄泉,玄泉之埃上爲玄雲。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玄海。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統治的九州大地所承載的範圍,大致是六合之間,四極之內。有太陽月亮相照耀來確定房屋採光朝向,有星辰相協調來確定東西南北的經緯方向,由四季統治着它的勞動耕作規律,有木星太歲管制着它的年歲更替。
天地之間,囊括九州和其之外的八極的整個已知世界。整個大地上共有九山,九塞,還有九藪,風分爲八類,水共有六種。
那麼,統治的九州到底是什麼呢?東南的神州稱爲農土,正南次州稱爲沃土,西南戎州叫做滔土,正西弇州叫做並土,正中冀州稱爲中土,西北台州是所謂的肥土,正北泲州就是成土,東北薄州即所謂的隱土,正東陽州即申土。
九山指的是什麼?即會稽山、泰山、王屋山、首陽山、太華山、岐山、太行山、羊腸山以及孟門山。
九塞指的是哪些?即太汾、澠阨、荊阮、方城、餚阪、井陘、令疵、句注和居庸。
九藪指的是什麼?也就是越國的具區、楚國的雲夢、秦國的陽紆、晉國的大陸、鄭國的圃田、宋國的孟諸、齊國的海隅、趙國的鉅鹿,還有燕國的昭餘。
八風到底是什麼?即稱爲炎風的東北風,稱爲條風的東風,稱爲景風的東南風,稱爲巨風的南風,稱作涼風的西南風,稱作風的西風,稱作麗風的西北風,稱爲寒風的北風。
什麼是六水?指的是黃河、赤水、遼河、黑河、長江和淮河。
統計四海之內的整個世界,東西有二萬八千里長,南北二萬六千里長;其中水路蜿蜒多達八千里,大峽谷和大河多達六百條,內陸差不多是三千里。禹派太章沿着王畿的東極走到西極,步行測量,長度是二十三萬三千五百又七十五步;他還派豎亥從王畿的北極步行到南極,步行度量,有二十三萬三千五百又七十五步那麼長。他統計大的湖泊和深潭,深度達到三仞以上的,多達二十三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個。禹於是用息土把洪水填塞了,這樣就產生了很多大山。禹在動用崑崙山盆地上的土來填平地上的低窪之處時,發現了崑崙山中有重重疊疊的城達九重,城高有一萬一千里,城的厚度有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上有木禾在生長,長度爲三十五尺。還有珠樹、玉樹、琁樹、不死樹位於木禾的西邊,沙棠、琅玕則位於木禾的東邊,絳樹位於木禾的南邊,碧樹、瑤樹位於木禾的北邊。山旁的門多達四百四十道,每門的距離是四里,每門的寬度是九純,一純即一丈五尺。門的邊上還有用玉做成欄杆的九個深井,圍繞在山的西北角。北門大開着是爲了接納不周風。傾宮、旋室、懸圃、涼風、樊桐都位於崑崙山的閶闔門裏面,屬於崑崙山的疏圃。疏圃裏的水來自於黃泉裏滲透出來的,這種黃水(泉水)繞城三圈後又回到它的源頭那裏,我們將其稱爲白水,喝了它就能長生不老。
黃河的發源地是崑崙山的東北山麓,要經過一處大海,還要流過禹所疏導的積石山。赤水的發源地是崑崙山的東南麓,流向是西南,最後匯聚到南海的丹澤之東。弱水的發源地是窮石山,經過合黎時,餘波滯留在了沙漠,經過沙漠,向南注入南海。洋水的發源地是崑崙山的西北麓,最後流進了南海的羽民國的南面。這四條河,傳說都是天帝的神泉,用它們來調和各種藥劑,能夠滋潤萬物。
沿着崑崙山再往上攀登,就到了涼風山了,登上涼風山就能長生不老;接着往上攀登,就看見了懸圃山,攀上懸圃山,就看得見神靈,能夠呼風喚雨;再接着攀登,就來到了天庭,能登上天庭,就可以變成天神,那是天帝所居住的場所。
扶桑木長在東方的陽州,太陽就是在這裏開始照耀天下的。建木位於南方的都廣,衆天帝就是沿着那裏上下天庭的,正午的太陽不會產生影子,呼喊也聽不到迴音,這就是所謂的天地的正中央。若木位於建木的西邊,它的末端有十個太陽,放射出來的光華照耀着大地。
九州的地域,四周各邊達千里。九州之外,還有八殥,它的四周各邊都有千里。從東北方起分別稱爲大澤,稱爲無通;東方的是大渚,稱爲少海;東南方的是具區,稱爲元澤;南方的叫做大夢,稱爲浩澤。西南方的是渚資,稱爲丹澤;西方的是九區,稱爲泉澤;西北方的是大夏,叫做海澤;北方的是大冥,叫做寒澤。汶八殥八澤的雲氣凝聚成雨水滋潤着九州。
八殥之外還有八紘,也是周邊四方都有千里。從東北方起分別是和丘,稱爲荒土;東方的是棘林,稱爲桑野;東南方的是大窮,叫做衆女;南方的是都廣,叫做反戶;西南方的是焦僥,稱爲炎土;西方的是金丘,稱爲沃野;西北方的是一目,稱爲沙所;北方的是積冰,叫做委羽。這八紘的氣流匯聚成氣候的寒冷暑熱,和八風的風向相吻合,因此可以興風作雨。八紘之外,還包含八極。自東北方起分別是方土山,稱爲蒼門;東方是東極山,稱爲開明門;東南方是波母山,叫做陽門;南方是南極山,稱爲暑門;西南方是編駒山,叫做白門;西方是西極山,稱爲閶闔門;西北方是不周山,叫做幽都門;北方是北極山,稱爲寒門。這八極的雲氣彙集成雨水散落到天下;這八門的風調節着四季和寒暑的變更;八紘、八殥、八澤的雲氣都化成雨水散落到九州,滋潤着中土大地。
東方所出產的精美物產,有醫毋閭山所產的珣玗琪。東南方出產的精美物產,有會稽的箭竹。南方出產的好物產,有梁山的犀角和象牙。西南方出產的美好物產,有華山的黃金和玉石。西方出產的好物產,有霍山的夜明珠和百色玉。西北方出產的好物產,有崑崙山上的各種美玉。北方出產的精美物產,有幽都的筋角硬弓。東北方所產的美好物產,有斥山的虎豹毛皮。中部地區所產的美好物產,有泰山附近的五穀、桑麻和魚鹽。
地形基本都是這樣的分類,把東西方向的稱爲緯,把南北方向的稱爲經。山高大沉穩因此是仁愛寬厚的美德的象徵,水因流動沒有一定的居所因此是奸巧僞詐的象徵。高而朝陽的地方就能促使萬物生長,低而陰暗的地方反而加速生物的衰亡。丘陵山峯由於雄偉所以能透露着陽剛之氣,溪谷低窪由於幽深所以顯露出陰柔之情。水波圓轉的區域蘊涵着珍珠,水波方正的區域蘊涵着玉石;清澈的水域中生產黃金,渾濁的龍潭中肯定有玉之精華。土地由於有着各自不同的品類所以對所出產的物品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山中雲氣要是多的話,人就容易生男孩,沼澤霧氣多的話,所生的多是女嬰;溼熱的瘴氣會讓人變得喑啞,邪惡的風氣會讓人耳聾;森林之氣要是過重,就會讓人腿瘸,木林之氣要是過重的話,人就容易背駝;河岸之氣要是重的話,人就容易腳腫,居住在岩石地區的人力氣大,生活在艱險地區的人易得粗脖子病;暑熱之氣讓人壽命不長,寒冷之氣有助於人長壽;吹山谷之氣多,人就容易肢體麻痹,吹丘陵之氣多的話,人的骨骼就容易彎曲;平原之氣能讓人變得仁愛,土山之氣會讓人貪婪。土質鬆軟的地方讓人行動敏捷,土質板結的地方就迫使人的行動遲鈍;水流清澈的地方會使人的聲音細柔,水流渾濁的地方會讓人的聲音粗重;生活在水流湍急邊上的人身體就輕柔,生活在水流遲緩邊上的人的身體就會變得粗笨;地處九州中心的人就會有很多聖人出現。總之,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徵及性格都受到居住地的地形氣候特徵的影響,並與這些規律一致。
正由於如此,南方多生長常綠不衰的草,北方多有久積不化的冰;東方多有長壽的君子,西方常出現被殘殺的屍體。睡覺時所做的夢能夠應驗,人死後的神靈會成爲鬼;磁石能吸附金屬物,雲母能招引露水;土龍能夠在旱天降雨,燕子、大雁都按一定的節令南來北往,蛤、蟹、珠、龜能夠隨着月亮的圓缺而盛衰。
因此,生活于堅硬土地上的人的性格往往剛強,生活於鬆軟土地上的人性格容易脆弱;生活在黑硬土地上的人身材健壯,生活於沙土上的人的體形短小;生長在肥沃土地上的人生得漂亮,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人面貌醜陋。正是由於這樣,食水的魚類水性好而且耐寒,食土的蚯蚓沒心卻還很有智慧,食木的熊羆類力氣大而脾氣暴躁,食草的鹿類擅長奔跑可是沒有智慧,食葉的蠶類抽絲作繭最後羽化成蛾,食肉的虎豹鷹鵰類生性兇猛而且殘忍,食氣的王喬、赤松子得到神明而且長壽,食五穀的人類聰明但壽命短,什麼都不吃的卻能修煉成神。因此,不管是人類、飛禽、走獸,還是一切生物體,都各自有它們產生的原因和適應環境的生存的本領,或奇或偶、或飛或走,沒人能弄懂其中的奧祕,只有通達“道”的人才可能參悟出這裏的本原。
中央正土之氣升到天空中變成黃色的雲氣。這種雲氣經過五百年變成砄石,砄石再經過五百年變化生成黃汞,黃汞再經過五百年變成黃金,黃金再經過一千年才孕育成黃龍,黃龍埋伏於地底下形成黃泉,黃泉的精微氣塵蒸發升騰成爲黃雲。陰氣和陽氣在交接和逼迫中產生了雷鳴,撞擊激烈就產生了閃電,高處的雲氣和低處的雲氣相遇,冷熱氣流相互交匯生成雨水,落到大地,彙集到河流最後流到黃海中。東方偏土的氣息上升到天上變成青天的雲氣,這雲氣再經過八百年的孕育就變成青曾,青曾再經過八百年的孕育就生成青汞,青汞再經過八百年的孕育就變成鉛,鉛再需要八百年的孕育就變成青龍,青龍埋伏在地下變成了青泉,青泉的精微氣塵往上升騰成爲青雲。陰氣和陽氣在相互的壓迫下生成了雷鳴,激烈撞擊就生成了閃電,高處雲氣遇到低處的雲氣,冷熱氣流相互交接就形成了雨水,落回大地,便匯聚到河流中,最後流進青海。南方的壯土之氣升騰到空中,便產生了赤天的雲氣,這雲氣再經過七百年的孕育生成赤丹,赤丹再經過七百年的孕育生成赤汞,赤汞經過七百年的孕育生成了紅銅,紅銅再經過一千年的孕育變成赤龍,赤龍藏進地下變成了赤泉,赤泉的精微氣塵蒸發升騰爲赤雲。陰氣和陽氣在相互的逼迫中產生了雷鳴,經過激烈的撞擊形成了閃電,高處的雲氣和低處的雲氣相互侵入,冷熱氣流相互交匯形成了雨水,再回到大地上,匯聚到河流中,最後奔回到赤海中。西方弱土之氣升到空中形成白天的雲氣,這種雲氣再需要九百年的孕育就生成了白礜,白礜再需要九百年的孕育就生成了白汞,白汞再經過九百年的化育生成白銀,白銀再需要經過一千年的孕育就生成了白龍,白龍潛伏在地下之處形成白泉,白泉的精微氣塵向上蒸騰成爲白雲。陰氣和陽氣在相互的交接和逼迫中形成雷鳴,經過激烈的撞擊形成閃電,高處的雲氣和低處的雲氣相互影響,冷熱氣流在相互的作用中形成雨水,降回大地,匯聚到河流,最後融進白海中。北方牝土之氣升到空中形成玄天的雲氣,這種雲氣再需要六百年的培育生成了玄砥,玄砥再經過六百年的演化就變成了玄汞,玄汞再經過六百年的演化就生成了黑鐵,黑鐵再經過一千年的化育就成了玄龍,玄龍潛到地下形成玄泉,玄泉的精微氣塵得到蒸發,升騰到空中成爲玄雲。陰氣和陽氣在相互的交接和較量中成爲雷鳴,經過激烈撞擊就形成了閃電,高處的雲氣和低處的雲氣相遇,冷熱氣流相互接觸形成雨水,降落到大地上,再集中到河流中,最後匯融於玄海中。
賞析
人類對大地的觀察和認識,是人類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基礎,地理學是人類最古老的學問之一,早在《淮南子》之前,我國就有《尚書·禹貢》及《山海經》等地理學著作,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淮南子》吸收了以往的成果而成《地形訓》一文,集中體現了其地理學思想,有豐富的史料價值,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理文獻。
在《淮南子》全書的結構體系中,本篇是繼《天文訓》探討“天”之後,探討“地”的專論,反映了作者由天及地、由地到人的思維模式。《要略》說,“《地形》者,所以窮南北之修,極東西之廣,經山陵之形,區川穀之居,明萬物之主,知生類之衆,列山淵之數,規遠近之路,使人通回周備,不可動以物,不可驚以怪者也”,其最終的落腳點還在於“人”,使人廣見博聞,不會被各種怪異之物驚擾。
本文以九州爲中心,將大地分爲九州、八殥、八紘、八極,即它所謂的“天地之間,九州八極”,而“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品”,宏觀地描述了九州的大地勢,反映了作者的區域概念。九州說由來已久,這是先秦人的一種區劃地域概念。在古人的傳說中,大地是禹所平定的,而且禹曾劃分天下爲九區,即所謂“九州”。但九州原本爲一空泛的概念,自春秋至戰國,隨着疆域的拓展,地理觀念發生變化,九州說逐漸加進了具體的地方制度。但戰國晚期,又產生了一種憑空想象而建立的世界觀念,鄒衍的“大九州”說,是這種觀念最爲完整的代表。但鄒衍之說,後來失傳。《淮南子》的九州說,不同於《禹貢》等書,不知是否是鄒衍所說的大九州。
文中還描述了崑崙仙境的景象,並介紹了古代的兩條通天之途。如何登天,以達到人神相通,一直是中國古人的一個夢想。《淮南子》這裏記載了兩條“通天之途”:一條是經由“建木”,是以木爲“天梯”而登天的一種途徑,其位置是在南方;另一條,則經由西北的崑崙山,這是中國古代神話中一條著名的登天之途,作者在這裏描寫的由崑崙登天的過程也很清楚。
此外,作者還介紹了各地的農作物、礦物及其他珍奇物產,指明這些東西同各地地形、土質及氣候的關係,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經濟地理等諸方面。
對於地與人的關係,作者認爲,不同的地理條件,首先爲人們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環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風貌與風土人情。其次,地理環境也決定了人們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因此,人必須要與地相應,不可違逆自然,這與其對天人關係所持的態度是一致的。
最後,作者還描述了自然界中物質之間生成轉化的過程,勾勒了“五土→五氣→五種礦物質→五金→五龍→五泉→五雲→五海”這樣一幅轉化圖。其中地氣上升爲雲、冷暖空氣交鋒、成雲化雨、雨流入江河、彙集成海這一過程,與現代科學所講的全球的水循環理論,有相似之處,不無道理。而講到的礦物質的轉化,可能有煉丹術的影子,不盡正確。

劉安
即淮南王。西漢宗室。高祖孫,淮南王劉長子。文帝十六年襲父爵爲淮南王。善爲文辭,才思敏捷。吳楚七國反,曾謀響應,因國相反對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備。元狩元年事敗,舉兵未成,旋自殺。賓客、大臣牽連被誅數千人。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作《鴻烈》,後稱《淮南鴻烈》,亦稱《淮南子》,《漢書·藝文志》列爲雜家。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