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詩卷四首

【立春進賀】 玉殿千官拜冕旒,紫衣京兆在前頭。 四時盛德初臨木,先日嚴寒已送牛。 氣轉蒼龍當法駕,風回明庶動宸斿。 聖王和令思行慶,次第頒恩下九州。 【恭候大駕還自南郊】 聖主迴鑾肅百靈,紫雲團蓋翼蒼精。 屬車劍履星辰麗,先駕旂常日月明。 十里春風傳警蹕,萬方和氣協韶韺。 白頭欣覩朝元盛,願續思文頌太平。 【元旦朝賀】 仙音縹緲協和鸞,天上春回白玉欄。 日出雞人徐唱卯,雪消風伯爲驅寒。 萬方玉帛看王會,一歲儀文重履端。 滿日昇平題不得,白頭慚愧直金鑾。 【內直有感】 天上樓臺白玉堂,白頭來作祕書郎。 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遙聞刻漏長。 鈴索蕭閒青瑣靜,詞頭爛熳紫泥香。 野人不識瀛洲樂,清夢依然在故鄉。
拼音

行書自作詩卷,紙本手卷,27×637cm。文徵明的這件作品,取法黃庭堅筆意,因爲是窮款,無法判定具體年份。但毫無疑問是他早期的作品,因取法黃庭堅,爲其積累期之作。文徵明最終覺得黃庭堅的“大收放”並不在於筆畫收放本身,而是巧妙揖讓中的意蘊和行氣,理解到了這點,文氏最終注意調整筆鋒,使筆法豐富化,更加註意藏鋒和折筆,黃庭堅的長槍大戟變得綿勁遲澀、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