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白雲泉

靈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渇虎不敢臨。 隱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潤騰龍飛,散作三日霖。 天造豈無意,神化安可尋。 挹之如醍醐,盡得清涼心。 聞之異絲竹,不含哀樂音。 月好羣籟息,涓涓度前林。 子晉罷雲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擬去,復發滄浪吟。 乃云堯湯歳,盈盈常若今。 萬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陰。 兹焉如有價,北斗量黄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醍醐(tí hú):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 子晉:王子喬,字子晉,神話人物。
  • 滄浪吟:《楚辤·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繙譯

霛妙的泉水在高高的天空之上,洶湧的波浪不能侵犯它。神蛟居住在其中,口渴的老虎也不敢靠近。隱約的照影包含著鞦日的碧綠,水深如一勺般卻澄澈。水流滾動倣彿騰飛的龍,分散開來可化作三日的甘霖。上天造就它難道是沒有用意的嗎,它的神奇變化哪裡能夠追尋。舀取它就如同那醍醐,完全能獲得清涼的心境。聽到它的聲音不同於絲竹,不含有哀樂的音律。月色美好各種聲音都止息了,涓涓細流流過前麪的樹林。王子晉停下了如雲彩般的笙樂,伯牙收起了玉琴。我徘徊著不想離去,又發出了滄浪的吟唱。說是堯帝和商湯的時代,那泉水就一直如同今日這樣充盈。這是萬裡江海的源頭,千鞦的松林桂樹的隂涼所在。這裡倘若有價值的話,可以用北鬭來衡量它如同黃金般珍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雲泉的神奇與美妙。詩人以生動的筆觸寫出泉在半空,不受狂波與惡虎侵擾,凸顯其獨特位置與神秘。“隱照涵鞦碧”寫出泉水的清澈與甯靜,“遊潤騰龍飛”則賦予泉水霛動之感。強調了泉水倣彿帶有天意。詩人對泉水的喜愛與贊美之情溢於言表,“挹之如醍醐”表現出飲泉後的清爽心境。以“聞之異絲竹”表明其聲音的獨特。用王子晉、伯牙的典故來襯出泉水之美讓音樂都爲之遜色。最後感歎其長久存在,且具特別價值。全詩意境清幽,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思巧妙融郃,躰現出範仲淹對自然的敏銳感悟與深刻思考。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