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砑光:用光石碾磨紙張、皮革、布帛等物,使緊密光亮。
潙山應悟道:志勤禪師在潙山因桃花悟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砑(yà)光: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緊實而光亮。
- 絳(jiàng)羅:紅色的薄紗。
- 襦(rú):短衣,短襖。
- 爛熳:同「爛漫」,意爲顏色鮮明而美麗。
- 息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這裏用息國夫人的典故,息國夫人息嬀因美貌而引發諸多爭端。
- 文君:指卓文君,漢代才女,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流傳甚廣。「文君中酒乍當壚」用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典故。
- 壚(lú):舊時酒店裏安放酒甕的土臺子,亦指酒店。
- 潙(wéi)山:山名。
翻譯
桃花好似那帽子被石塊碾壓出光亮,身着紅色薄紗短衣,在春風中姿態絕美,與衆不同。 桃花如息國夫人般默默不語卻結出果實,又似卓文君酒後當壚賣酒般迷人。 奇怪它離去後花兒還是這般繁盛,不知是否還記得來時的路。 若是到了潙山應該就能領悟道理,那紅霞紅雨總是讓人迷失路途。
賞析
這首詩以桃花爲主題,運用了息國夫人和卓文君的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詩中通過對桃花的姿態、特點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桃花的讚美和對人生的思考。首聯描繪桃花的美麗姿態,「砑光慰帽絳羅襦」用形象的語言寫出桃花的光彩照人和鮮豔顏色。頷聯運用典故,進一步突出桃花的魅力和獨特。頸聯表達了對桃花離去後依然繁盛的疑惑,以及對過往的思考。尾聯則以到潙山悟道作結,暗示人生如同那紅霞紅雨,容易讓人迷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