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五加
釋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風使、木骨、金鹽、豺漆,豺節。
氣味
(根皮、莖)溫、辛、無毒。
主治
風溼痿痹。用五加皮、地榆(颳去粗皮)各一斤,裝袋內,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壇封固,安大鍋內水煮,壇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壇取出。等火毒出過,取藥渣曬乾,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藥酒送下,臨臥時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風溼、壯筋骨、順氣化痰、添精補髓,功難盡述。
虛勞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頭號。其中,以四鬥浸曲一斗,以三鬥拌飯,照常法釀酒,熟後常取飲服。
腳氣腫溼,骨節、皮膚疼痛。用五加止四兩,浸酒中,遠志(去心)四兩,亦浸酒中。幾日後,取藥曬乾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小兒行遲(三歲小兒還不會走路)。用五加皮五錢,牛膝,木瓜各二錢半,共研爲末。每服五分,米湯加幾滴酒調服。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果部·橄欖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檀桓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守宮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燒屍場上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伏龍肝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五味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土撥鼠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人部·人中黃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