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木部·杉

釋名 杉、沙木。 氣味 杉材:辛、微溫、無毒。 主治 腳氣腫滿。用杉木節一升、桔葉(切細)一升(無葉可用皮代)、大腹檳榔大一枚(連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若初服即見效。則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湯”。 臁瘡黑爛。用多年老杉木節,燒灰,麻油調勻,布包貼患處,數次即愈。 肺胸痰滯。用杉木悄一兩、皁角(去皮,酥炙)三兩,共研爲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一天服四次, 小兒陰腫。用老杉木燒灰,加膩粉,調清油敷塗。 杉皮:刀傷、湯火傷。取老樹皮燒存性,研末敷搽。或調雞蛋清塗搽。 杉葉:風蟲牙痛(同芎、細辛煎酒含漱)。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