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石部·石膽
釋名
亦名膽礬、黑石、君石、畢石、銅勒、立制石。
氣味
酸、辛、寒、有毒。
主治
風痰。用石膽粉一錢,溫醋湯調服。痰涎吐出即愈。小兒用量酌減。
喉痹喉風。用石膽二錢半、白殭蠶(炒過)五錢,共研爲末。每次取少許吹喉,痰涎吐盡,風痹自愈。此方名“二聖散”。
口舌生瘡。用石膽半兩,放在鍋內煅紅,露一夜,研細。每次取少許搽瘡上,吐出酸涎水。如此數次,病癒。
走馬牙疳。用紅棗一個,去核,填入石膽,包在紙內,煅紅。等全冷後,研細敷牙,使涎外出。
赤白癜風。用石膽、牡蠣各半兩,共研爲末,調醋塗搽。
甲疽腫痛(按:甲疽是趾甲與肉間的腫痛,常潰爛流膿)。用石膽一兩燒至煙盡,研末敷患處。幾次即愈。
痔瘡熱腫。用石膽煅後研細,蜜水調勻搽瘡上。
鳳眼赤爛。用膽礬三錢,燒過,研細,泡熱水中每天洗眼。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水部·門臼塵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豪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虫部·衣魚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果部·楂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谷部·扁豆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天門冬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鱧魚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燈火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