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谷部·蕎麥
釋名
翹、烏麥、花蕎。
氣味
甘、平、寒、無毒。
主治
咳嗽上氣。用蕎麥粉四兩、茶末二錢、生蜜二兩,加水一碗,攪於極勻,飲服。引氣下降,即愈。
水腫氣喘。用生大戟一錢、蕎麥麪二錢,加水作餅炙熟爲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暢爲度。
赤白帶下。用蕎麥炒焦爲末,加雞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禁口痢疾。每服蕎麥麪二錢,沙糖水調下。
癰疽發背。用蕎麥麪、硫磺各二兩,共研爲末,加水作成餅,曬乾收存,每取一餅磨水敷瘡。
湯火傷。用蕎麥麪炒黃,研末,水調敷傷處,有特效。
瘰養成圍頸。用蕎麥(炒,去殼)、海藻、白殭蠶(炒,去絲),等分爲末,白梅浸湯取肉,取一半和藥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後臨臥時米湯送下。一天服五次。若與淡菜同服更好。
絞腸沙。用蕎麥麪一撮,炒黃,水煎服。
小腸疝氣。用蕎麥仁(炒,去尖)、胡盧巴(酒浸、曬乾)各四兩、小茴香(炒)一兩,共研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腹痛微瀉。用蕎麥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蜀漆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鎖陽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蘇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石膏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芥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鰍魚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番木鱉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木部·巴豆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