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谷部·薏苡仁

釋名 解蠡、芑實、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氣味 (仁、根)甘、微寒、無毒。 主治 風溼身疼,日暮加劇。用麻黃三兩,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兩,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兩次服。 水腫喘急。用郁李仁二兩,研細,以水濾取汁,煮薏苡仁飯,一天吃兩次。 沙石熱淋。用薏苡仁(子、葉、根皆可)水煎熱飲(夏月次飲),以通爲度。 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肺痿咳嗽,有膿血。用薏苡仁十兩,搗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許送服。 癰疽不潰。吞服薏苡仁一枚。 蟲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點服。 疝疾。用薏苡(以東壁黃土炒過),加水煮成膏服下。 黃疸。用薏苡根煎湯頻服。 殺蛔蟲。用薏苡根一斤,世細,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將蟲殺死打出。 月經不通。有薏苡根一兩,水煎服。 牙齒風痛。用薏苡根四兩,水煮含漱。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