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

山谷生雲作風雨,樓臺映日貼煙霞。 危峯熊耳倍千丈,廢堞虎遙今數家。 野外小橋丹作水,潭邊仙菊雪開花。 隆寒大熱三經涉,世事催人早鬢華。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鄉:今河南內鄉縣。
  • 危峯:高峻的山峯。
  • 熊耳:山名,位於河南盧氏縣東。
  • 廢堞:荒廢的城堞。堞(dié),城上如齒狀的矮牆。
  • 虎遙:具體所指不詳,推測可能是當地某個與虎相關的舊地或舊稱。
  • 丹作水:可能形容小橋周邊溪水顏色如丹砂般豔麗 。
  • 仙菊:或許是指生長於此處超凡脫俗的菊花。
  • 隆寒:嚴寒。
  • 鬢華:兩鬢花白。

翻譯

山谷中涌起雲朵,化作陣陣風雨,樓臺在陽光的映照下,與煙霞相輝映,宛如一幅畫卷。那高聳的熊耳山,比平常的山峯高出不知多少倍,曾經堅固的城堞如今已經荒廢,虎遙之地如今只有寥寥幾戶人家。在野外的小橋邊,溪水清澈,映襯得如同丹砂般豔麗;潭水之畔,超凡的菊花綻放,潔白如雪。我經歷了嚴寒和酷暑,三次到此地遊歷。這世間繁雜的事務匆匆催人,讓我的兩鬢早早地生出了白髮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內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變遷。開篇以山谷風雲、樓臺煙霞展現出內鄉壯麗的山川景象,營造出宏大的氛圍。「危峯熊耳倍千丈」寫出熊耳山的雄偉險峻,映襯出自然的磅礴力量;「廢堞虎遙今數家」則通過古今對比,從昔日的繁榮與如今的寂寥,勾勒出歲月的滄桑鉅變,流露出對歷史興衰的感嘆。「野外小橋丹作水,潭邊仙菊雪開花」對仗工整,描繪出野外溪邊色彩絢爛以及潭畔菊花潔白如雪的美麗景色,給人以清新秀麗之感,展現出內鄉自然之美。尾聯「隆寒大熱三經涉,世事催人早鬢華」從寫景轉到自身感慨,詩人歷經寒暑三次來到此地,在自然與世事的交織中,領悟到世事的匆忙,時光無情,催得自己早生華髮,抒發了對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喟,使全詩在描繪景物之外,更增添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又有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

彭汝礪

宋饒州鄱陽人,字器資。英宗治平二年進士第一。歷任幕職官。所著《詩義》爲王安石見重,補國子直講。爲監察御史裏行,陳時政十事。論不當以宦者主兵。歷江西轉運判官、京西提點刑獄。哲宗元祐爲中書舍人。反對以“車蓋亭詩案”窮治蔡確,落職知徐州。哲宗親政,權吏部尚書。後知江州。有《鄱陽集》等。 ► 11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