忮求詩二首 其一
善莫大於恕,德莫凶於妒。
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
已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
勢位苟相敵,畏偪又相惡。
已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
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
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騖。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污。
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
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
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
幽明叢詬忌,乖氣相迴互。
重者烖汝躬,輕亦減汝祚。
我今吿後生,悚然大覺悟。
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
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忮(zhì):嫉妒。
- 瑣瑣:形容人品卑微、平庸。
繙譯
沒有比寬恕更大的善了,沒有比嫉妒更兇險的德了。嫉妒的行爲就像妾婦的行爲,卑微平庸哪裡值得去數說。自己笨拙就忌諱別人有才能,自己阻塞就忌諱別人有機遇。自己如果沒有功業,就忌諱別人能成功做事。自己如果沒有同黨援助,就忌諱別人得到很多幫助。勢力地位如果相互敵對,就因畏懼逼迫又相互厭惡。自己如果沒有好的名聲威望,就忌諱別人文章名聲顯著。自己如果沒有賢能的子孫,就忌諱別人子孫後代富足。爲了爭名日夜奔走,爲了爭利東西奔忙。衹希望自己一個人榮耀,不憐惜他人被玷汙。聽到災禍或許訢喜慶幸,聽到禍事或許愉悅高興。問他爲什麽會這樣,自己卻不知道原因。你的屋裡神明到來,高明被鬼注眡。天道常常會廻報,嫉妒別人最終會自己耽誤自己。在幽冥和明白間都被怨恨忌諱,乖僻之氣相互循環互動。嚴重的會讓災難降臨你自身,輕的也會減少你的福氣。我現在告訴後生,猛然間大徹大悟。一輩子踐行讓人之道,不曾失去寸步。一輩子祝願別人好,不曾損失一尺佈。消除嫉妒之心,整個天下就會像降下甘露。家家都會獲得吉祥,我也沒有了恐怖。
賞析
這首詩著重論述了嫉妒的危害和應摒棄嫉妒的觀點。詩中通過列擧嫉妒者的各種表現,如嫉妒他人的才能、機遇、功業等,說明了嫉妒是一種不良的品德和心態。同時強調,嫉妒不僅會傷害他人,也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如減少福氣、遭受災殃等。作者以勸誡後生的口吻,呼訏大家要學會寬恕,消除嫉妒心,這樣才能讓天下祥和,自己也不再恐懼、焦慮。整首詩語言質樸,道理深刻,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警示作用,提醒人們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心態,以積極、善良的態度對待他人和生活。

曾國藩
清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道光十八年進士。授檢討,累擢爲禮部侍郎。咸豐初在籍奉命幫辦團練,旋編爲湘軍。四年,湘軍出戰。發佈《討粵匪檄》。數年間,攻佔武漢、九江等重鎮。十年,江南大營再潰,太平軍東取蘇、常。清廷乃授爲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十一年,佔安慶。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覆命節制蘇、皖、浙、贛四省軍務。後曾國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鴻章練淮軍自上海攻蘇、常,皆受成於國藩。同治三年,以湘軍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後復督兵戰捻軍,無功。與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局;從容閎之議,選派首批學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九年,辦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國強盛,殺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協。旋還任兩江,卒於官。諡文正。論學謂義理、考據、詞章缺一不可。所選《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頗行於世。有《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