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犬歎
飯貓奉魚肉,憐惜同寢處。
飼犬雜糠籺,呵斥出庭戶。
犬行常低循,貓坐輒箕踞。
愛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
虛堂夜搜攪,忽報犬得鼠。
問貓爾何之,翻甕竊醢脯。
犬雖出位終愛主,貓兮素餐烏用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籺(hé)**:米麥的碎屑,這裏泛指粗糙的食物。
- **低循:低頭循走,形容小心翼翼的樣子。
- **箕踞(jī jù)**: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着,形狀像箕,這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姿。
- **拘肆:拘謹和放縱。
- **搜攪:這裏指鬧騰、搗亂。
- **醢脯(hǎi fǔ)**:肉醬和肉乾 。
- **素餐:不做事而白吃飯。
翻譯
人們喂貓吃魚肉,愛惜心疼它,與它一起同睡同處。 餵養狗卻只給它摻雜着糠皮等粗糙的食物,還經常大聲呵斥它,讓它只能待在庭院之外。 狗行動時總是小心謹慎,低頭慢慢走;貓卻常常隨意地坐着,姿勢十分慵懶放鬆。 人們對貓和狗的喜愛和厭惡完全不同,拘束狗自由放縱貓,這本就是由人所決定。 深夜裏空蕩蕩的廳堂被鬧得不得安寧,這時忽然有人告知原來是狗抓到了老鼠。 問貓這時在哪裏,卻發現它正把甕打翻,偷吃肉醬和肉乾。 狗雖然做了不該做的抓鼠之事,但始終很愛自己的主人;而貓啊,白吃糧食不做事(抓鼠),要你又有什麼用。
賞析
這首詩以貓犬的不同待遇與行爲爲切入點,採用對比的手法進行創作。開篇直接描繪了人們對待貓和狗餵養與相處方式上的天壤之別,愛憎態度鮮明。「犬行常低循,貓坐輒箕踞」這兩句進一步從行爲姿態上強化了二者形象差異,凸顯狗的溫順與貓的隨性。通過虛堂犬得鼠而貓卻在偷食這樣具體的情節對比,鮮明地揭示了貓的懶惰不負責與狗的忠誠盡職。它借物喻人,諷刺現實中那些像貓一樣佔據其位卻不做實事、貪圖享受的人,而肯定了像狗一樣雖看似行事越位卻一心爲主的忠誠之人,具有深刻的諷喻意味,借對貓犬的感慨諷刺世間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和不同人的品行差異 ,富有生活哲理和批判精神 。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並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撫州(今屬江西)人。宋末曾應科舉,曾否入仕不詳。以能詩與叔可(無可)、憲可(元德)並稱“撫州三艾”。宋亡,浪遊各地,與遺民耆老多有結交,斥仕元者爲“獸心猶辦死報主,人面卻甘生事仇”(《義馬冢》),挽謝枋得詩稱“千古六經俱掃地,獨公一柱肯擎天”。據明曹安《讕言長語》謂於成化五年在元江見一詩集,署江浙道提舉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諸集中《留城寄曠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歲相期作深隱,至今頭白未能閒”,當指出仕事。有《剩語》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剩語》二卷。 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酌校《詩淵》所錄詩。新輯集外詩編爲第三卷。
► 332篇诗文
艾性夫的其他作品
- 《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爲學宮 其一 》 —— [ 元 ] 艾性夫
- 《 禱雨積烟山之龍潭有應 》 —— [ 元 ] 艾性夫
- 《 醫僧洪淡寮見示金剛經解集驗方村寺清規皆自著也詩以歸之 》 —— [ 元 ] 艾性夫
- 《 人名詩戲效王半山 其一 》 —— [ 元 ] 艾性夫
- 《 寒山 其二 》 —— [ 元 ] 艾性夫
- 《 元旦 》 —— [ 元 ] 艾性夫
- 《 書無悶寮 其一 》 —— [ 元 ] 艾性夫
- 《 再答諸丈見和二首 其二 》 —— [ 元 ] 艾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