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鴿鈴

· 朱翌
蓬蒿門巷久張羅,豈有籠坊重客過。 天外鴿鈴驚午枕,兒童誤起聽長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蒿(péng hāo)門巷:指用蓬蒿編的門和狹窄的小巷,形容家境貧寒、居所簡陋。蓬蒿是一種野草。
  • 久張羅:長久以來冷落無人,如同門戶上張滿了羅網,少有人往來。
  • 籠坊:養鴿子的地方。
  • 重客過:重視有客人來訪。
  • 午枕:午睡時用的枕頭,這裏指代午睡。
  • 長呵(hē) :古代官員出行時,前面有人大聲吆喝開道,叫「唱呵」,這裏的「長呵」也類似這種大聲吆喝的聲音。

翻譯

我居住在這貧寒簡陋的門巷裏,長久以來冷冷清清少有人至,養鴿子的地方怎會重視客人到訪呢。午睡正酣,天外忽然傳來鴿鈴的聲響,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孩子們還以爲是官員出行的吆喝聲,懵懂地起身傾聽。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種寧靜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首句「蓬蒿門巷久張羅」,通過描寫居住環境的簡陋和門可羅雀,透露出詩人平淡甚至有些寂寥的生活狀態。次句「豈有籠坊重客過」進一步強化這種冷清,連養鴿子的地方都不重視客人到來,更顯生活的清寂。「天外鴿鈴驚午枕」筆鋒一轉,打破平靜,天外傳來的鴿鈴聲意外地驚醒了午睡中的詩人,給畫面帶入一種靈動的感覺。末句「兒童誤起聽長呵」最是妙趣橫生,孩子們誤把鴿鈴當作官員出行的吆喝聲,天真地起身傾聽,這一細節描寫既展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又從側面襯出日常此地環境的平淡單調,同時也爲整首詩增添了溫馨的生活情味。整首詩用詞質樸,意境清閒,在平凡生活片段裏挖掘出清新自然的意趣,讓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生活況味與寧靜之美 。

朱翌

朱翌

宋舒州懷寧人,字新仲,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徽宗政和八年進士。調溧水簿。高宗時,歷祕書少監、中書舍人,預修《徽宗實錄》。以不附秦檜,謫居韶州,倡明理學。檜死,起爲祕閣修撰,歷知嚴州及寧國、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閣待制。有《灊山集》、《猗覺寮雜記》。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