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何子貞前輩

九嶷山水天下淸,中有彥者何子貞。 大譎老謀不自白,世人誰解此縱橫。 八法道卑安足數,君獨好之如珉珵。 終年磨墨眼不眯,終曰握管意未平。 自言簡箋通性道,要令天地佐平成。 怡神金鯽朝吹浪,失勢怒猊夜擣營。 同心古來亦有幾,俗耳乍入能無驚。 可憐四十好懷抱,空使九州播書名。 嗟我波瀾頗莫二,知而不爲眞不智。 捧心恥與時爭姸,畫足久爲聖所棄。 行當就子更柱弦,可能爲吾倒筐笥。 去年一諾今未償,舊迹已陳誰復記。 世閒萬事須眼前,須臾變態如雲煙。 煩君一揮淸我室,驅逐毒熱無煩煎。 高堂巨壁蛟龍走,鄙夫白晝敧枕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嶷(yí)**:山名,在湖南寧遠南部,相傳是舜帝葬地,這裏形容山水佳美。
  • **彥者:指有才學、德行高尚的人。
  • **大譎(jué)老謀:指富有智謀和策略。譎,詭計、謀略。
  • **八法:在書法中,「八法」指「永字八法」,是筆畫寫法的基本法則。
  • ****珉珵(míng chéng)**:美玉;比喻高潔的品德或美好的事物 。
  • **握管:持筆。
  • **性道:人性與天道,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
  • **平成:原指平坦成就,這裏有輔助天地達到和諧圓滿之意。
  • **金鯽:金魚。
  • ****怒猊(ní)**:發怒的獅子。猊,狻猊,即獅子。
  • **柱弦:調整樂器上的弦,這裏表示向何子貞學習,改變自己。
  • ****筐笥(sì)**:盛物竹器,這裏指學識。倒筐笥,意爲毫無保留地傳授知識 。
  • ****敧(qī)**:傾斜。

翻譯

九嶷山的山水在天下最爲清幽,其間有才華出衆的人叫何子貞。他富有高深謀略但不自我表露,世間又有誰能瞭解他縱橫捭闔的才略呢?書法中的八法之道被很多人認爲地位不高而輕視,但君卻唯獨喜愛它如珍視美玉一般。一年到頭專注磨墨眼睛都不眨,整日握筆創作興致從未平淡過。他自己說書寫能通達人性與天道的奧祕,要憑藉自己的才華輔助天地達成和諧。他揮毫時,有時像清晨金魚戲浪般怡然從容,有時像憤怒的獅子在夜間搗營般氣勢縱橫。自古以來志同道合之人能有幾個,世俗之人初次聽聞他的見解怎能不感到驚訝。可嘆他正當四十歲抱負不凡之時,卻只是讓自己的書名在天下傳揚。可嘆我自己的經歷也與常人沒有太大兩樣,明明瞭解他的才華和理想卻未能追隨是多麼不智啊。我心懷羞愧,不想與時俗之人爭奇鬥豔,那些多餘無用的行爲早就被聖賢所摒棄。我打算追隨君學習,君是否能毫無保留地傳授學問於我。去年許下的諾言如今還未實現,過去的事已經陳舊又有誰還記得呢。世間萬事都要着眼於當下,片刻之間就如雲霧一般變幻無常。煩請君揮毫潑墨,爲我的居室增添光彩,驅散暑熱,讓我不再煩悶。使得高大廳堂的牆壁上有如蛟龍飛舞的書法作品,讓我這樣的俗人能在白晝安心地斜靠着枕頭入眠。

賞析

這首詩以真誠的口吻,開篇點明何子貞所處的鐘靈毓秀之地 ,引出主人公,暗示其不凡。接着高度讚揚了何子貞的才智謀略深藏不露以及對書法藝術的執着熱愛 ,通過「磨墨眼不眯」 「握管意未平」等細節描繪,刻畫了一位專注藝術的形象。詩中還提及何子貞認爲書寫可通性道、輔天地的高遠志向,以及其創作時從容與豪邁兼具的風格,並感慨世上知音難覓 。詩人聯繫自身,既有對自己未能有所作爲的愧疚 ,又表達向何子貞學習請教的熱切願望。同時借世事變幻無常爲引,希望何子貞爲自己揮毫,帶來美好與寧靜。整首詩情感真摯質樸,內容豐富多元 ,從對友人的讚賞到自我的反思,從藝術追求到世事感悟,展現出作者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以及對人生、藝術的思考,語言流暢自然中又帶着古樸的韻味。

曾國藩

曾國藩

清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道光十八年進士。授檢討,累擢爲禮部侍郎。咸豐初在籍奉命幫辦團練,旋編爲湘軍。四年,湘軍出戰。發佈《討粵匪檄》。數年間,攻佔武漢、九江等重鎮。十年,江南大營再潰,太平軍東取蘇、常。清廷乃授爲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十一年,佔安慶。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覆命節制蘇、皖、浙、贛四省軍務。後曾國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鴻章練淮軍自上海攻蘇、常,皆受成於國藩。同治三年,以湘軍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後復督兵戰捻軍,無功。與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局;從容閎之議,選派首批學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九年,辦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國強盛,殺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協。旋還任兩江,卒於官。諡文正。論學謂義理、考據、詞章缺一不可。所選《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頗行於世。有《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