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里關山:指路途遙遠,跨越諸多山川。形容一路上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行程。
- **眼矇矓:眼睛模糊不清的樣子,這裏形容之前旅途的奔波勞累,眼神懵懂迷茫 。
- **劍門:即劍門關,在四川劍閣縣北,地勢險要,是入蜀的重要關隘。
- **楚客:作者曾國藩是湖南人,湖南古屬楚國,所以自稱楚客。
- **物俗:物產風俗。
- **蜀人從古足英雄:自古以來蜀地就涌現出很多英雄豪傑。
- **臥龍躍馬:「臥龍」指諸葛亮,他才智超羣,被稱爲「臥龍先生」;「躍馬」指公孫述,東漢初據蜀稱帝,在蜀地躍馬揚威 。
翻譯
在漫漫萬里的關山水路中,我常常在睡夢中度過。今天早晨,才彷彿剛剛洗淨眼中的迷濛。潔白的雲朵齊整地簇擁在劍門關的上方,山峯連綿的氣勢彷彿要隨着江水一同向東奔去。我這個來自楚地的客人初到此地,忙着詢問這裏的物產和風俗人情,自古以來,蜀地就從不缺少英雄豪傑 。當年的臥龍諸葛亮和躍馬的公孫述如今又在哪裏呢?我極力遠望天邊,心中的意緒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詩是曾國藩初入四川時所作, 通過描寫詩人進入四川境內所見到的壯麗景色,並聯想此地的歷史人物,展現了蜀地的雄偉壯闊與深厚的歷史底蘊。整首詩視野開闊,豪情滿懷。首聯通過「萬里關山」和「今朝始洗眼矇矓」,寫出了詩人長途跋涉的疲憊後初見四川勝景的清醒與驚喜 。頷聯兩句通過對劍門關和山峯江水的描寫,將靜態的山川賦予動態的氣勢,雲繞劍門、峯隨水走,既有空間的宏大感,又有靈動的美感。頸聯點出自己楚客身份,轉入對蜀地風俗和人文特徵的關注,自然地引出對蜀地英雄的追思。尾聯借「臥龍躍馬」兩位歷史人物,表達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極目天邊時意猶未盡,給人一種雄渾曠達之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心中對人生、歷史、自然不斷探索的情懷 。

曾國藩
清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道光十八年進士。授檢討,累擢爲禮部侍郎。咸豐初在籍奉命幫辦團練,旋編爲湘軍。四年,湘軍出戰。發佈《討粵匪檄》。數年間,攻佔武漢、九江等重鎮。十年,江南大營再潰,太平軍東取蘇、常。清廷乃授爲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十一年,佔安慶。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覆命節制蘇、皖、浙、贛四省軍務。後曾國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鴻章練淮軍自上海攻蘇、常,皆受成於國藩。同治三年,以湘軍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後復督兵戰捻軍,無功。與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局;從容閎之議,選派首批學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九年,辦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國強盛,殺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協。旋還任兩江,卒於官。諡文正。論學謂義理、考據、詞章缺一不可。所選《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頗行於世。有《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