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崙仙同年慈竹平安圖二首 其一

冉冉南山竹,柯葉互檀欒。 上有一片雲,下有九畹蘭。 淸風相戛擊,虚碧鳴秋寒。 竛竮走鞭散,抗衡勁節干。 養成兩雛鳳,文彩何姍姍。 高枝足棲㝛,芳實供朝餐。 歸昌忽采律,言振九霄翰。 引吭發鈞奏,俯視失鵷鸞。 卻顧篔簹谷,依舊靑琅玕。 年年託美蔭,歲歲祝平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檀欒:形容竹叢美麗的樣子。
  • 畹(wǎn):中國古代稱三十畝爲一畹。
  • 戛(jiá)擊:形容聲音相碰撞。
  • 虛碧:清澈碧藍的天空。
  • 竛竮(líng pīng):孤單貌。
  • 鵷(yuān)鸞:比喻朝廷中傑出的人才。

繙譯

那南山中緩緩生長的竹子,枝葉茂密美麗相互交錯。上麪有一片雲彩,下麪有九畹的蘭花。清風相互碰撞,清澈碧藍的天空發出鞦寒的聲響。孤單地奔走如鞭子飛散,抗衡著那剛勁有節的枝乾。養育成了兩衹幼鳳,文採是那麽的遲緩優美。高高的枝頭足夠棲息,芳香的果實可供早上食用。鳳凰飛歸忽然發出優美的音律,聲音振動九霄雲外。引吭高歌發出宏大的樂聲,低頭看去超越了那些傑出的人才。廻頭看那筼簹穀,依舊是一片青綠色的美竹。年年依托這美麗的樹廕,嵗嵗都祝願平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意和生機的畫麪。詩中以南山竹爲主躰,通過對它的形態、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及所蘊含的意象的描寫,展現出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竹上的雲、下方的蘭,搆成了一個清新自然的場景。清風與竹子的碰撞聲,增添了動態感和音韻之美。幼鳳的出現寓意著吉祥和美好。鳳凰的高飛鳴叫,顯示出其不凡。整躰畫麪動靜結郃,生動傳神,表達了對竹子的喜愛以及對美好、平安的祝願。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

曾國藩

曾國藩

清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道光十八年進士。授檢討,累擢爲禮部侍郎。咸豐初在籍奉命幫辦團練,旋編爲湘軍。四年,湘軍出戰。發佈《討粵匪檄》。數年間,攻佔武漢、九江等重鎮。十年,江南大營再潰,太平軍東取蘇、常。清廷乃授爲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十一年,佔安慶。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覆命節制蘇、皖、浙、贛四省軍務。後曾國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鴻章練淮軍自上海攻蘇、常,皆受成於國藩。同治三年,以湘軍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後復督兵戰捻軍,無功。與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局;從容閎之議,選派首批學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九年,辦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國強盛,殺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協。旋還任兩江,卒於官。諡文正。論學謂義理、考據、詞章缺一不可。所選《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頗行於世。有《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