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妹夫王五歸五首 其三

高嵋山下草芊緜,去國蹉跎今六年。 邨老半聞悲薤露,人閒容易卽桑田。 炎雲涼雨有翻覆,舞榭歌臺況變遷。 莫訝榮枯無定態,君今猶守舊靑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嵋山:地名,作者家鄉的一座山 。
  • 芊綿(qiān mián):草木茂盛、綿延不斷的樣子。
  • 去國:離開家鄉。
  • 蹉跎:指無所作爲地把時間荒廢,令人惋惜。這裏指時光流逝。
  • 悲薤(xiè)露:薤露是古代的輓歌,這裏表示很多村裏的老人去世,令人悲傷。
  • 人閒:人間。
  • 即桑田:化用「滄海桑田」,指世事變化很大。
  • 炎雲涼雨:形容天氣變化無常,這裏比喻世事無常。
  • 舞榭歌臺:供歌舞用的臺榭,這裏代指繁華的場所。
  • 榮枯: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 青氈:青毛毯。這裏用「青氈」來指代家中祖傳的舊物,比喻清貧生活。

翻譯

高嵋山下的野草生長得茂盛且綿延不斷,我離開家鄉至今虛度光陰已經六年。村裏大半的老人都已離世,令人悲傷,人世間很快就發生像滄海桑田那樣巨大的變化。火雲涼雨反覆無常,更何況那曾經歌舞昇平的繁華之地也不斷變遷。不要詫異世間榮華枯敗沒有固定的態勢,你如今依然堅守着過去那清苦簡陋的生活狀態。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高嵋山下草的芊綿之景,觸動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離家六年,光陰虛度。「村老半聞悲薤露」一句飽含對家鄉老人離世的沉痛之情,同時「人閒容易即桑田」深刻道出了人世變遷之快,充滿對世事無常的感喟。

「炎雲涼雨有翻覆,舞榭歌臺況變遷」,通過天氣的變化無常比喻人事的變幻莫測,進一步強調了繁華轉瞬即逝,增添了整首詩的滄桑之感。

最後兩句「莫訝榮枯無定態,君今猶守舊青氈」,詩人勸慰妹夫不必驚訝於人生的榮枯無常,同時讚揚妹夫能夠堅守清苦的生活,體現出一種平淡而堅韌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融景、情、理於一體,情感深沉且複雜,既有對時光流逝、世事變遷的無奈感慨,又有對質樸生活態度的讚美與堅守 。

曾國藩

曾國藩

清湖南湘鄉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道光十八年進士。授檢討,累擢爲禮部侍郎。咸豐初在籍奉命幫辦團練,旋編爲湘軍。四年,湘軍出戰。發佈《討粵匪檄》。數年間,攻佔武漢、九江等重鎮。十年,江南大營再潰,太平軍東取蘇、常。清廷乃授爲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十一年,佔安慶。穆宗即位,西太后主政,覆命節制蘇、皖、浙、贛四省軍務。後曾國荃攻天京,左宗棠入浙,李鴻章練淮軍自上海攻蘇、常,皆受成於國藩。同治三年,以湘軍破天京,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後復督兵戰捻軍,無功。與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局;從容閎之議,選派首批學生留美。七年,以武英殿大學士任直隸總督。九年,辦天津教案交涉,畏法國強盛,殺十七人,遣戍官吏,以求妥協。旋還任兩江,卒於官。諡文正。論學謂義理、考據、詞章缺一不可。所選《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頗行於世。有《曾文正公家書》、《曾文正公全集》。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