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鶴思太清

· 朱熹
孤鶴悲秋晚,凌風絕太清。 一爲棲苑客,空有叫群聲。 夭矯千年質,飄颻萬里情。 九臯無枉路,從遣碧雲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清:指天空。

翻譯

孤獨的仙鶴在悲嘆秋天已晚,迎着風徑直飛向高遠的天空。一旦成爲棲息園林的客人,徒然有着呼喚羣體的聲音。它有着高遠千年的氣質,飄蕩着萬里的情懷。在那深遠的沼澤也沒有冤枉的道路,任憑那碧雲產生。

賞析

這首詩以孤鶴爲意象,生動地描繪了孤鶴的孤獨、高遠和超凡脫俗。首聯寫出了孤鶴在晚秋時獨自凌風高飛,展現其卓然不羣。「一爲棲苑客,空有叫羣聲」體現了它雖棲息園林,但叫喚羣體的聲音卻顯得那麼孤寂和無奈。「夭矯千年質,飄颻萬里情」進一步突出了孤鶴的獨特氣質和高遠情懷。尾聯則增添了一種空靈的意境。整首詩通過對孤鶴形象與情感的刻畫,寄託了朱熹對於高潔品性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