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浥(yì):溼潤。這裏**「雨浥」**指細雨滋潤。
- 砌:臺階。**「繞砌行」**就是繞着臺階爬行。
- 蠻觸:典出《莊子·則陽》,說的是蝸牛角上有兩個國家,左角的叫觸氏,右角的叫蠻氏,它們時常爲爭奪地盤而戰爭,伏屍數萬 。後常用「蠻觸」比喻極小的地盤或無端的爭訟 。
- 蒙莊:指莊子。莊子是宋國蒙人,後世因此稱莊子爲蒙莊 。
翻譯
細雨滋潤下,蝸牛繞着臺階緩緩爬行,它和我一樣生活在這世間,一同享受生活的樂趣。而那些如蠻氏和觸氏般爲了微小地盤爭奪劃分疆界的行爲,真是可笑,就連莊子這般的智者也從中引發感慨,討論無端的紛爭。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視角展開。詩人看到蝸牛在雨中繞砌爬行這一平常景象,由此引發對世間紛爭的思考。詩的開篇描繪了一幅寧靜和諧畫面,蝸牛在細雨潤染下悠然爬行,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卻和人類一同生存在世間,共享天地的奇妙與歡樂,展現出詩人對萬物平等觀念的認知。後兩句筆鋒一轉,借蝸牛觸角上虛構的「蠻觸之爭」典故,諷刺世間人爲了一點點利益、領地等瑣碎之事就大動干戈爭得你死我活。而「可笑蒙莊自起爭」一句,詩人站在更高層級對莊子所討論關注的這類紛爭現象發表感慨,帶有一絲詼諧,卻也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在瑣碎事物上耗費精力的荒謬,體現出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平和、豁達生活態度與思想境界。整首詩從小事切入,蘊含深遠哲思,看似舉重若輕,實則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