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槐花匝(zā)路:槐花環繞着道路。「匝」意思是環繞、滿。
- **閩賦唐詩舊擅聲:在福建地區,向來在作賦和吟詩方面很有名聲。「閩」指福建;「擅聲」意思是享有聲譽 。
- **畢方:中國古代神話中象徵火災的怪物。在這裏比喻引發災禍的人或勢力。
- **大角:星名。在古代占星術中,大角星的變化與兵事有關。這裏「大角秋纏蜀道兵」指在秋天時蜀地戰事頻繁。
- **場屋話:指科舉考試的套話、空話。
- ****琅玕(láng gān)**:常比喻美好高潔的才德或文章,這裏指才能學問。
翻譯
道路兩旁環繞着盛開的槐花,催促你踏上前往湖南的行程。你在福建地區,早就憑藉能作賦、善吟詩而聲名遠揚。你胸懷着志向,曾不止一次談論國家大事,你看重的絕不僅僅是科舉功名。如今畢方在夜裏煽動起杭州城的大火(比喻災禍發生) ,大角星預示秋天蜀地戰事連連。你此去可不要只說些科舉考試的陳詞濫調,你滿腹才學就像珍貴的琅玕一樣,正應該好好地展現出來。
賞析
這首送別詩不同於一般單純抒發離別的情感之作。開篇點明送別的時節與友人要去的方向,同時用「閩賦唐詩舊擅聲」交代友人的才情出衆,爲下文的期望做好鋪墊。「有志向曾言國事,論心何止在科名」直接表明友人有遠大志向和家國情懷,並非只追求科舉功名,塑造出友人高尚的形象。「畢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纏蜀道兵」通過神話意象和星象,形象地反映出當時國家面臨諸多災禍與戰亂、局勢動盪不安的狀況。最後,詩人以「莫作腐儒場屋話,琅玕滿腹正須呈」殷切地勸誡友人,不要陷入科場俗套,要把自己的真才實學貢獻出來,期望友人能在艱難時局中挺身而出,施展抱負,爲國家效力。整首詩情真意切,既飽含送別時的關懷與期望,又流露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立意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