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書懷

舟楫凌漳水,風濤接蠡湖。 龍媒成跬步,驪頷脫微軀。 樂土供遊戲,深文苦縶拘。 胸中雖磈磊,牆外或歌呼。 老去嵇康懶,歸來寧子愚。 千鍾真臭腐,十畝借膏腴。 春雨何曾密,園花竟自都。 小橋藏細柳,方沼出新蒲。 酒熟拈巾漉,經傳帶雨鋤。 行盤隨所有,坐客幾時無。 日轉淮陰暮,門通鳥徑迂。 仰頭看哺鷇,引手亦將雛。 撫事盆繅繭,勞生戶轉樞。 形骸浮大塊,毛髮燎紅爐。 借問青宮犢,何如濁水鳧。 士衡甘食酪,張翰合思鱸。 世論幾膠柱,人心盡好竽。 屠龍非至計,射雉屈良圖。 借箸方隆漢,推枰已滅吳。 從渠畫麟閣,吾自著潛夫。
拼音

潘大臨

宋黃州黃岡人,宋哲宗元佑中(公元1090年)前後在世,徙居齊安,字鄰老,潘鯁子。少警敏不羈,與弟潘大觀皆以詩名。善詩文,又工書,從蘇軾、黃庭堅、張耒遊,雅所推重。爲人風度恬適,殊有塵外之韻。有《柯山集》。北宋詩僧惠洪在《冷齋夜話·卷四·滿城風雨近重陽》:“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爲俗氛所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聞者笑其迂闊。”這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一句詩”的來歷。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