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

公泛浯溪春水船,系帆啼鳥青崖邊。 次山作頌今幾年,當時治亂春風前。 明皇聰明真晚謬,乾坤付與哥奴手。 骨肉何傷九廟焚,蜀山騎驢不回首。 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蒼忙吾敢惜,兒不終孝聽五郎。 父子幾何不豺虎,君臣寧能責胡虜。 南內淒涼誰得知,人間稱家作端午。 平生不識顏真卿,去年不答高將軍。 老來讀碑淚橫臆,公詩與碑當共行。 不賞邊功寧有許,不殺奉皇猶敢語。 雨淋日炙字未訛,千秋萬歲所鑑多。
拼音

潘大臨

宋黃州黃岡人,宋哲宗元佑中(公元1090年)前後在世,徙居齊安,字鄰老,潘鯁子。少警敏不羈,與弟潘大觀皆以詩名。善詩文,又工書,從蘇軾、黃庭堅、張耒遊,雅所推重。爲人風度恬適,殊有塵外之韻。有《柯山集》。北宋詩僧惠洪在《冷齋夜話·卷四·滿城風雨近重陽》:“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爲俗氛所蔽翳。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至,遂敗意。止此一句奉寄。’聞者笑其迂闊。”這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一句詩”的來歷。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