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聖俞杏花

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 何如豔風日,獨自佔芳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殘年:這裡指暮年、晚年,也指一年將盡的時候(讀作:cán nián)
  • 何如:如何,怎麽樣(讀作:hé rú)
  • 芳辰:美好的時光(讀作:fāng chén)

繙譯

誰說梅花開放得早,暮年時光怎能算是春天呢? 哪裡比得上在風和日麗中,杏花獨自佔據這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杏花和梅花作對比,探討了春光的真正含義。詩的前兩句通過反問,否定了梅花開放早便代表春天到來的觀點,同時也暗示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暮年的一些感慨。後兩句則強調了杏花在風和日麗中獨自綻放,佔據美好時光的情景,表達了對杏花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曏往。整首詩簡潔明快,寓意深刻,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