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靜觀:冷靜觀察。
羣動:泛指萬物衆人。
旅食:古謂士而無正祿者的宴飲,今謂平民百姓的飲食。
雞唱:雞鳴。
清和:農曆四月的俗稱。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張平子《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蓋指二月也。 小謝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爲‘清和’。” 小謝即謝靈運。
小滿: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五月二十、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二:“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
乘興:趁一時高興,興會所至。
徘徊:安行貌;徐行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靜觀:安靜地觀察。
- 羣動:各種活動的生物或景象。
- 旅食:旅居他鄉,謀生餬口。
- 雞唱未圓:雞叫還沒有停歇(「圓」有結束、停歇的意思 )。
- 清和:天氣清明和暖。
- 入序:進入某個時節。
- 殊無:完全沒有。
- 小滿:節氣名。
- 酒賤:酒的價格便宜。
- 茶饒:茶葉豐饒。
- 新面熟:新磨的麪粉可以做出食物了(指新麥磨粉成熟) 。
翻譯
靜靜地觀察世間萬物的活動真是讓人感到辛勞呀,又怎麼僅僅只是我爲了旅途中的生計而奔波忙碌呢。天色未亮時雞叫此起彼伏,還沒等這雞叫聲結束,天就已經亮了,青蛙的叫聲剛剛停歇,雨卻又紛紛揚揚地飄灑下來。進入清和時節,天氣格外清爽毫無暑氣,在小滿節氣來臨之前就已經時常雷聲陣陣。酒價便宜,茶葉豐饒,新的麪粉也已磨好可以做出新鮮的麪食,如此美好,不妨趁着這興致在這美景中悠然徘徊,享受片刻時光。
賞析
這首《晨徵》描繪了詩人旅途中早行時的所見所聞與感悟。開篇便以「靜觀羣動亦勞哉」,發出對世間萬事萬物忙於各自活動的感慨,同時也暗喻自己旅途奔波的辛勞並非個例,顯示出一種超脫又帶些無奈的心境。中間兩聯通過對清晨雞唱、蛙鳴與氣候變化的細膩描寫,如「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生動地展現了大自然景象在時間推移中的變化,畫面感極強。而「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則將時間與氣候特點相結合,讓讀者感受到季節的流轉和大自然的節律。尾聯「酒賤茶饒新面熟,不妨乘興且徘徊」以輕鬆的筆調收尾,在路途奔波中,因看到生活物資的豐富美好,詩人拋開煩惱,有了乘興漫步、享受當下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既寫出了旅途的辛勞,又透着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捕捉與欣賞,表達出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