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對月

顥氣中秋正,明河左界長。 桂孤香易散,蚌冷淚先汪。 飛蓋傾蘭阪,鳴琴厭燭房。 玉盤浮浩露,素綆冰寒漿。 浪白江連楚,風悽笛怨羌。 庾樓聊顧慕,潘省更悲涼。 雪漫誇圓璧,珠休號夜光。 嫦娥悔孀獨,空見海生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顥(hào)氣:清新潔白盛大之氣。
  • 明河:銀河。
  • :一作“注”,指流淚。
  • 飛蓋:高高的車篷,亦借指車。
  • 蘭坂:開滿蘭花的山坡。
  • 綆(gěng):汲水用的繩子。

繙譯

中鞦時節,清新潔白的空氣彌漫,銀河在天空左側緜延伸展。 桂花孤零,香氣容易消散,蚌殼冰冷,淚水先已流淌。 車篷在開滿蘭花的山坡上飛馳,在燭光閃爍的屋中,鳴琴之聲讓人厭倦。 玉磐般的月亮浮在濃重的露水之上,用素繩從井中汲取的水如同寒漿。 白色的浪花使江水連著楚地,淒冷的風聲中傳來哀怨的羌笛聲。 在庾樓姑且追唸仰慕前賢,在潘省更覺悲涼。 不要自誇雪像圓璧般潔白,寶珠也不要號稱夜光。 嫦娥後悔自己孤獨守寡,衹能徒然看見滄海變成桑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鞦夜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悲涼之感。詩中首先描寫了中鞦夜的顥氣和明河,爲整首詩營造了一個清冷的背景。接著通過桂花的孤香易散和蚌殼的冷淚先汪,進一步強化了孤獨和淒涼的情緒。詩中對車篷飛馳和鳴琴之聲的描寫,似乎透露出詩人對某種生活的厭倦或不滿。“玉磐浮浩露,素綆冰寒漿”則形象地描繪了鞦夜的寒冷和寂靜。後麪的詩句中,浪白江連楚、風淒笛怨羌,以景襯情,更加深了這種悲涼的氛圍。詩中提到庾樓和潘省,可能是借古人之事來抒發自己的感慨。最後,詩人以嫦娥的悔恨和滄海桑田的變化,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孤獨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清冷,情感深沉,用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鞦夜的寂寥和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

錢惟演

錢惟演

錢惟演,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幹詩人。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越忠懿王錢俶第十四子,劉娥之兄劉美的妻舅。從俶歸宋,歷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祕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遺事》。有三子錢曖、錢晦(宋太宗第九女獻穆大長公主之女)、錢暄。孫子爲康國公錢景臻(娶宋仁宗大長公主)。另外,盛度爲其女婿。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