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其二

東樓佳麗,縹緲風煙表。幻得樓山更深窈。有蒼崖喬木,石磴鳴泉,塵不到,掩映十洲三島。 平生丘壑趣,圭袞何心,自是清時重元老。想月下雲根,鶴唳猿吟,人猶道、作計歸遊太早。待他年功退學商顏,卻旋種木奴,緩尋瑤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yǎo):深遠。
  • 石磴:石頭臺階。
  • 圭袞:圭是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製禮器,袞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
  • 元老:資深望重的大臣。
  • 商顏:山名。

翻譯

東樓有美麗的景色,在若有若無的風煙之上。幻化出樓山更加深遠幽靜。有蒼翠的懸崖和高大的樹木,石頭臺階和潺潺鳴響的泉水,灰塵無法到達,遮掩映襯着十洲三島。 一生喜愛山水丘壑的意趣,哪裏有心去追求高官厚祿,自然是在清平之世看重資深望重的大臣。想到那月光下的山根處,有仙鶴啼鳴、猿猴長吟,人們還說現在計劃回去遊玩太早了。等到將來功成身退學習商山四皓,再回來種植橘樹,慢慢尋找瑤草。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處清幽美麗、超凡脫俗的景象,如東樓的佳麗風景、蒼崖喬木、石磴鳴泉等,營造出一種高遠、靜謐的氛圍。詞中表達了作者對山水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泊,體現了一種超然的人生態度和對自由閒適生活的嚮往。同時,「想月下雲根,鶴唳猿吟」等句富有詩意和想象力,增強了詞作的意境和藝術感染力。最後提到功成身退與享受自然之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一種常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盧祖皋

盧祖皋,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溫州人)南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歷任祕書省正字、校書郎、著書郎、累官至權直學士院。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