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暉亭

· 鞏豐
我來將值日午時,千峯照耀碧玻璃。集賢村前俯列屋,寶林木石呈幽姿。 人言可比雙徑雄,勝處乃在阿堵中。崇崗層嶂屹亭在,似約老眼來窺東。 日出烏鳥飛,日入牛羊下。再遊當與夸父期,不用山僧遠迎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值日午時:正好到了中午時分。值日:正當、正好趕上;午時:十二時辰之一,指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
  • 碧玻璃:形容山峯在陽光照耀下如同碧綠的玻璃一般明亮。這裏用比喻手法描繪山峯的光澤。
  • 集賢村:村莊名字。
  • 俯列屋:向下俯瞰排列着的房屋。
  • 寶林:珍貴的樹林,指環境優美的山林。
  • 呈幽姿:呈現出清幽的姿態。
  • 雙徑:可能是一個比較著名且景色壯觀的地方,文中用作對比所在之地景色與之相比毫不遜色。
  • 阿堵:這,這個。指前文提到的此地景色。
  • 崇崗層嶂:高大的山崗和重疊的山峯。崇崗:高高的山崗 ;層嶂:層層疊疊如屏障般的山峯。
  • 老眼:作者自指,表明年歲已高。
  • 窺東:朝東方看。
  • 夸父:中國神話人物,善奔跑,追逐太陽。此句說再遊此地要與夸父相約,意即時間充足、盡情遊玩。
  • 迎迓(yà):迎接。

翻譯

我來到這裏的時候正好是中午時分,千萬座山峯在陽光照耀下彷彿碧綠的玻璃般明亮耀眼。站在集賢村前向下俯瞰,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着。寶林裏的樹木和石頭都呈現出清幽迷人的姿態。人們都說此地的景色可以和雙徑那般雄偉壯觀相媲美,它的美妙之處就在這片景緻之中。高高的山崗和重重疊疊的山峯之間,迎暉亭屹立其中,彷彿在邀請我這雙老眼來欣賞東方的景色。太陽升起的時候,鳥兒歡快地飛起;夕陽西下,牛羊緩緩歸圈。要是再來遊玩,我要和夸父相約(有足夠的時間盡情觀賞),不需要山寺裏的僧人遠遠地來迎接我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迎暉亭周邊的美好景緻。開篇點明時間與初到之時看到的景色,展現出千峯在陽光映照下宛如碧玻璃般璀璨的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接着對集賢村、寶林等不同景觀細緻描繪,突出此地環境的優美幽靜。在與「雙徑」對比後,又着力寫迎暉亭屹立於崇崗層嶂之間的壯美,賦予迎暉亭一種邀請人觀景的姿態。詩中「日出烏鳥飛,日入牛羊下」兩句,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寧靜和諧的田園生活景象,增添了畫面的動態美與生活氣息。最後作者表示下次遊玩想與夸父相約,巧妙地點明希望能有更多時間盡情領略此地風光,同時也顯示出對迎暉亭景色的深深喜愛和流連忘返之情,讓讀者對迎暉亭充滿嚮往。

鞏豐

宋婺州武義人,字仲至,號慄齋。少受學於呂祖謙。孝宗淳熙十一年以太學上舍對策及第。歷知臨安縣,政尚寬簡。遷提轄左藏庫卒。擅文辭,片詞半牘,皆清朗得言外趣。尤工爲詩。有《東平集》。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