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孤臺

· 趙抃
羣峯鬱然起,惟此山獨孤。 築台山之巔,鬱孤名以呼。 窮江足樓閣,危壓鬥牛墟。 直登四臨瞰,衆勢不可踰。 贛川繚左右,庾嶺前崎嶇。 望闕峙其後,北向日月都。 人家雜煙水,原野周城郛。 烜潤或晴雨,明晦或曉晡。 春榮夏物茂,秋肅冬林枯。 氣象日千變,一一如畫圖。 比予去諫舍,乞此養慵愚。 事訛得以正,俗瘵得以蘇。 歲豐盜攘息,獄命冤系無。 熙然與民共,所喜朋僚俱。 中淡有琴詠,外喧有歌歈。 樽罍有美酒,盤餐有嘉魚。 優遊一臺上,四序不暫辜。 乃知爲郡樂,況復今唐虞。
拼音
趙抃

趙抃

趙抃,因反對青苗法去位。歷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復徙杭州。元豐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諡清獻。有《清獻集》十卷。事見《東坡集》卷三八《趙清獻公抃愛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趙抃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獻集》(十卷,其中詩五卷)爲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陳仁玉刻元明遞修十六卷本(其中詩七卷,簡稱陳本,書藏北京圖書館)、明成化七年閻鐸刊本(簡稱閻本,藏上海圖書館)、明嘉靖四十一年楊準序汪旦刊本(簡稱楊本,藏華東師大圖書館)、一九二二年趙氏仿宋重刊本(簡稱趙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六卷。 ► 7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