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竺寺石巖花

· 趙抃
對植齊開古梵宮,欲求精筆畫難工。 直將春佔三旬盛,誰謂花無十日紅。 未羨山桃資客笑,且陪庭柏作家風。 遍尋他處都無此,寶殿前頭只兩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梵宮:原指梵天的宮殿,後多指彿寺。
  • :十日爲一旬。

繙譯

兩叢竝立種植在古老的彿寺之中一同開放,想要用精妙的畫筆來描繪都難以做到。簡直能把整個春天三旬的繁盛都佔據,誰說花沒有十日的紅豔。不羨慕山桃花可供客人歡笑訢賞,暫且陪伴著庭中柏樹成爲家中的風範。到処尋找其他地方都沒有這樣的,在寶殿的前頭衹有這兩叢。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上天竺寺石巖花獨特的景致。詩人驚歎於石巖花盛開的美麗和獨特,覺得畫筆都難以細致地描繪出來。它花期較長,春意濃鬱。不羨慕山桃能取悅客人,而是自有其獨特的風姿與庭柏相互映襯。最後強調了這種石巖花的珍稀,衹有在寶殿前才有兩叢。全詩通過對石巖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其的喜愛和贊賞之情,也展現了寺廟中這獨特一景的美好。

趙抃

趙抃

趙抃,因反對青苗法去位。歷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復徙杭州。元豐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諡清獻。有《清獻集》十卷。事見《東坡集》卷三八《趙清獻公抃愛直之碑》,《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趙抃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獻集》(十卷,其中詩五卷)爲底本,校以宋景定元年陳仁玉刻元明遞修十六卷本(其中詩七卷,簡稱陳本,書藏北京圖書館)、明成化七年閻鐸刊本(簡稱閻本,藏上海圖書館)、明嘉靖四十一年楊準序汪旦刊本(簡稱楊本,藏華東師大圖書館)、一九二二年趙氏仿宋重刊本(簡稱趙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六卷。 ► 7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