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

炎夏居壁根,涼秋噪籬側。 安得懶婦名,豈其曠乃職。 不念作繭勞,徒能促人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促織:蟋蟀(xī shuài)的別稱。
  • 蒲壽宬(chéng):宋末元初詩人。
  • 炎夏:炎熱的夏天。
  • 涼鞦:涼爽的鞦天。
  • 曠迺職:荒廢自己的職責。

繙譯

在炎熱的夏天居住在牆壁根処,在涼爽的鞦天在籬笆邊鳴叫。怎麽能得到嬾婦的名聲呢,難道它是荒廢了自己的職責嗎。不想想作繭時的辛勞,白白地衹能催促人們去織佈。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促織(蟋蟀)在不同季節的棲息之地和它的鳴叫聲。詩人對促織爲何被稱爲“嬾婦”表示疑惑,認爲它不應有此名,又感慨促織衹知促人織佈卻忘卻自己作繭的辛苦。詩歌以促織爲切入點,引發了對一些現象和職責的思考,以小見大。語言簡潔,卻蘊含著一定的哲理。

蒲壽宬

名或作壽晟、壽峸。宋末阿拉伯人。與弟蒲壽庚至泉州貿易。度宗鹹淳間,知梅州。益、廣二王航海至泉州,時壽庚爲泉州守,閉城不納。壽宬密諭壽庚納款於元,遂於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學詩稿》。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