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壽歐陽景明

蒼立籜龍秀,青壓雨梅肥。清和天氣,無限佳景屬斯時。試聽虞弦初理,便有薰兮入奏,風物正熙熙。此日定何日,香篆嫋金猊。 記當年,蓂兩莢,應熊羆。男兒壯志,端在伊傅與皋夔。況是從容書史,養就經綸功業,早晚帝王師。但了公家事,方與赤松期。
拼音

注釋

「蒼立籜龍秀」句:化自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綠垂風折笋,紅綻雨肥梅。」 籜龍,指竹節。 李賀《昌谷北園新笋四首》:「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笋是龍材。」 清和:天氣清明和暖。《歸朝歡》:「清和時節天氣佳,綠樹鶯簧巧調律。」 虞弦:即琴。《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後因以虞弦指琴。《歸朝歡》:「才鼓虞弦薰早入。」 熏兮:指《南風歌》。因其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句,故名。 「風物正熙熙」句:出自《逸周書·太子晉》:「萬物熙熙,非舜而誰能?」暗合上文虞弦句。熙熙:繁盛貌。 香篆:焚香時的裊裊煙縷。 金猊:一種爐蓋作狻猊形的香爐。 蓂兩莢:指月初二。《竹書紀年·卷上》:「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但先秦時期的史料幾乎不精确到具體日期,結合作者《鷓鴣天》:「蓂兩莢,歲千秋」,此處兩莢可能指二月,即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一事。周朝延續八百餘年,故號爲千秋。 熊羆:喩賢輔。典出《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伊傅:伊尹、傅説。二者均爲商代賢相。 皋夔:皋陶、夔。傳説皋陶是虞舜時刑官,夔是虞舜時樂官。後常借指賢臣。 帝王師:指姜子牙。姜子牙曾作《周書》言治國用兵之策,故有「從容書史」、「經綸功業」之語。 但了公家事:化自黃庭堅《登快閣》:「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公家事,指官事。 赤松期:喩歸隱山林。張説《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少留靑史筆,未敢赤松期。」

廖行之

宋衡州人,字天民。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授嶽州巴陵尉。以親老歸,改寧鄉主簿,未赴。內行修飭,留心經濟,在官頗有循績。有《省齋集》、《省齋詩餘》。 ► 4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