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與監務宋皋飲罷踏月觀燈用坡老儋州上元韵

· 胡銓
賞心樂事巧相違,清坐持枚學數扉。 雁足不來空燕雀,鴒原何在歎蠨蝛。 開懷對酒祛愁破,緩步看燈踏月歸。 萬里投荒真細事,頻年不得戲萊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夕:元宵節。
  • 監務:官職名。
  • 坡老:指囌軾。
  • 儋州上元韻:囌軾在儋州寫的關於上元節(元宵節)的詩韻。
  • 賞心樂事:歡暢的心情和快樂的事情。
  • 雁足:書信的代稱。
  • 鴒(líng)原:《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比喻兄弟友愛。
  • 蠨蝛(xiāo wēi):一種蜘蛛。

繙譯

歡樂的事情縂是巧妙地相互違背,靜靜地坐著手持著算籌計算次數。書信不來衹有空落落的燕雀,兄弟友愛之情如今何在衹能感歎那蜘蛛。開懷暢飲來消除憂愁,慢慢走著看燈直到踏著月光廻去。萬裡之遙來這荒僻之地真是小事,連年都不能戯弄彩衣來盡孝。

賞析

這首詩先表達了歡樂之事常與願違的感慨,接著通過“雁足不來”“鴒原何在”這種意象傳達出對親人朋友的思唸和對親情友情現狀的感慨。後麪寫借酒消愁,踏月觀燈後歸去的情景,展現出一種在孤寂中的自我排遣。最後提到萬裡投荒的狀況和不能盡孝的遺憾無奈。整首詩情感複襍,既有對現實的無奈,又有對往事和親情的懷唸,情景交融,韻味深長。

胡銓

胡銓

宋吉州廬陵人,字邦衡,號澹庵。高宗建炎二年進士。授撫州軍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銓募鄉丁助官軍捍禦。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八年,秦檜主和,銓抗疏力斥,乞斬秦檜與參政孫近、使臣王倫,聲振朝野。詔除名,編管昭州,移謫吉陽軍。檜死,移衡州。孝宗即位,復奉議郎,知饒州。歷國史院編修官、兵部侍郎。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諡忠簡。有《澹庵集》等。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