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游徐園
昏飈攪雲空,一雪換人境。
晨興搴幃幙,皎皎萬屋頂。
疾驅遵廣衢,摩擊鞭鐙影。
挂眼十畝園,牆卧琉璃梗。
狹徑穿曲廊,構架窈而整。
草根泥漸活,竹叢風欲靜。
危石聳樓欄,攀登費把茗。
枝鳥噤不歌,海氣白未泯。
荒寒襲營魄,下避徒侶哂。
循檐數梅株,殘朵儼結癭。
著屐了世人,對汝醉初醒。
幽契解天弢,今昔意都屏。
霽色顯壁題,口誦喉有鯁。
乘興造哀樂,萬象奪俄頃。
微惜遣病翁,孤榻聽煮餅。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