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胡鐵華題唐寫法華經
桃梗吁安歸,止泊一海澨。
輩羣相呴濡,語言溢文字。
聞警如中酒,念亂如飲醋。
殺機襲飢腸,攢眉覓初地。
作癡二三子,各寶燉煌祕。
鐵華獲斷幅,燦燦法華記。
落筆千載人,紙爲唐僧貴。
對之忘五濁,冀以守三昧。
持較雪王卷,疑當遜姿勢。
取證耀心德,莫生分別智。
亦莫强說法,浪測西來意。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高等師範學校訪柳翼謀王伯沆不遇獨徘徊六朝松下蓋亂後不視此松七年矣 》 —— [ 清 ] 陳三立
- 《 除夕作 》 —— [ 清 ] 陳三立
- 《 月夜訪李道士對其喪子初還遂形於言 》 —— [ 清 ] 陳三立
- 《 行平江道上六首 其五 》 —— [ 清 ] 陳三立
- 《 過劍泉鑑園出示新作賦贈 》 —— [ 清 ] 陳三立
- 《 癸丑五月十三日至焦山同游爲陳仁先黃同武胡瘦唐俞恪士壽丞兄弟越二日王伯沆亦自金陵來會凡三宿而去紀以此詩 》 —— [ 清 ] 陳三立
- 《 夜坐 》 —— [ 清 ] 陳三立
- 《 爲王梧生題朝鮮全秉薰所寫金陵游詩卷子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