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微同年歸鶴圖
我覊海角君吳趨,但見蹀躞疲泥塗。
相逢買飯救餒腹,告哀念亂無復娛。
茲來有悟絕餘想,猥嬲補詠歸鶴圖。
此圖叔問乘興筆,述王翁語趣向殊。
爾時已遠昇平世,猶堪韻事追林逋。
天綱日墜九維坼,倏忽揖讓移征誅。
異人驕子滿宇宙,瞠目咋舌成囁嚅。
稼苗蹂踐豺虎過,煙火慘澹雞犬屠。
挂口奇禽今安在,空留毫端影江湖。
否恐飢軍斧欄柵,公掠糧粒涎雪膚。
人生負手視刼運,避地避世何賢愚。
夢中高天終照眼,藹藹霞嶠將其雛。
且翻新拍作孤唳,蕩滌惡抱傾酒壺。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