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曹東寅南園圖

曹翁寄我南園圖,出映茅屋故人面。 歷沿勝蹟脫窠臼,自狀風物徵題徧。 當時大盜據九鼎,怙恃凶威橫宇縣。 巧煽力取附爪牙,衣冠匍匐媚受禪。 欲列穢史載歌詠,憑几眥裂舉腕戰。 倐忽南戈起掃除,莽卓坐隕改謠諺。 翁之哀樂幾過我,癡懷敢冀齊一變。 嗟翁早計顚覆餘,食力沒世全微軀。 射陽淤壤利墾播,大男負耒爲先驅。 聽雨有弟挈俱往,兼闢小圃躬芟鋤。 蕭然東南一臞儒,狎玩千劫雄眉須。 瞻由過邁聚戶闥,祇今看作耕田夫。 世難猶教怒生癭,嬴項蹶興博酸哽。 匡牀知汝仍掉頭,灌花好護蘇耽井。 況鄰二老託箕潁,歲時寫句佐煮餅。 環溪縱櫂莫問渠,終古認此桃源影。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