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園夷叔幾士偕游泰山抵金陵過訪遂泛棹青溪
夢寐還敝廬,吟侶日去眼。
閉門自看山,坐數林烏返。
三子倏排闥,足音驚卧犬。
四壁影裳衣,離衷將繾綣。
牆隅一水橫,跳船鬚對撚。
草樹微蔽虧,鍾阜出愈顯。
兩客腳不襪,藤牀據偃蹇。
鼻息吹煙嵐,魂映樓欄轉。
勝地兵戈後,瓦礫擲烽燹。
歌吹颺殘悲,莫問珠簾卷。
金粉綴濠堂,微哂閱茗琖。
煩告封禪人,狎鷗興不淺。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題趙叔雍高梧軒圖 》 —— [ 清 ] 陳三立
- 《 得熊季廉海上寄書言俄約警報用前韻 》 —— [ 清 ] 陳三立
- 《 漫興 》 —— [ 清 ] 陳三立
- 《 次韻答寄禪上人海上見寄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雨中登城南樓訪陳八兆葵不遇 》 —— [ 清 ] 陳三立
- 《 泊王家渡 》 —— [ 清 ] 陳三立
- 《 觚庵園梅盛開夕風起未及往視 》 —— [ 清 ] 陳三立
- 《 十六夜同閑止節和就隄旁小艇玩月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