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綺丈蒞滬越旦爲東坡生日親舊遂迎集愚園張讌紀以此詩

逝節警滄海,儒服窘囚拘。 媛姝挈儔匹,偷爲晨暮娛。 火維繫異人,聞聲阻濤湖。 超然狎漚鳥,紫氣望舳艫。 郊迎導飛蓋,神采溢交衢。 女偊色孺子,禦寇道沖虛。 嘉辰降奎宿,介蘇盛簪裾。 移榼坐園館,朱袍皓髯須。 千紀瞹相接,頡頏列仙儒。 側聞謝弓招,北轍折東趨。 孤衷喻刪述,不爲束帛污。 苦聃棄柱下,兩生誰謂迂。 列燭汎清醑,碩果一世無。 且欣纘喁唱,矜式昌吾徒。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