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樊園探梅限三肴韻

昔卧乃園棲山㘭,官梅下上赤白髾。 朝哦暮賞繞百帀,輙邀車騎供芻茭。 廿載夢痕不可覓,劫燼坌積如函崤。 自挈缾盎竄海角,寄廡何異僧打包。 兩逢人日益惆悵,惡鴟妖鵩方增巢。 擺落萬慮競一出,行歌夷市穿鞭鞘。 忽得園屋若甦我,葳蕤翠氣相黏膠。 睥睨天賜湯沐地,主人指點爲解嘲。 嚮晨詩腸吐光怪,火齊磊砢懸林梢。 牽裾衆客醉春色,傷足不顧人訾謷。 綽約處子隱姑射,奇芬異態初胚胞。 南岳老人息以踵,待斟元化齊肥墝。 花發九醞引杖履,更聽黃鳥鳴交交。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