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嚴幾道六十生日

羲紐日陵遲,萌蠢困梏桎。 不睹萬派歸,奚緣綜道術。 夫子實先覺,觀海動顏色。 雅記張九家,寶書辨百國。 道論貫異文,咀華返其質。 呵氣彌大千,中有化人出。 風霧震電交,金臂回眸疾。 恍惚與接搆,驚喜恣筆述。 學子識津涯,功與疏鑿匹。 運殊競怪迂,屹立尊守黑。 玩世娛景光,商歌四洋溢。 眴眼定何祥,禹鼎峙胸臆。 緬想椿楸姿,擎霄有餘力。 余忝錫名歲,先甲占月日。 飛游視鵬鷃,蓬心還自失。 摭薦猶龍言,抱一天下式。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