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輪峰下噴雪亭觀瀑
化人飄霜髯,下飲龍蛇窟。
不然九天潰,一孔瀉蕩潏。
我聞震心魄,探歷特踔出。
崎嶇百盤底,躋此鳥翼側。
已訝地維穿,恍接天根立。
破碎髓骨痕,萬象中橈鬱。
其流所紛蕩,遂浴日月色。
吹肌迴漚塵,但有元氣濕。
鴻荒接浩浩,勢欲棄瀛渤。
破山飛雷霆,咽入嬰兒泣。
元化豈爾留,五運珠跳隙。
石梁狎湖嶠,倒影雪色壁。
從茲契真源,呼童煮新汲。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端午集公園 》 —— [ 清 ] 陳三立
- 《 十六夜水軒看月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
- 《 楊喆甫觀察酒集東關河廳 》 —— [ 清 ] 陳三立
- 《 黃公度京卿由海南人境廬寄書并附近詩感賦 》 —— [ 清 ] 陳三立
- 《 十八日泊園社集詠蘭得豔韻 》 —— [ 清 ] 陳三立
- 《 若海甘卿自滬至招集鑑園 》 —— [ 清 ] 陳三立
- 《 辛丑七月登焦山作 其六 》 —— [ 清 ] 陳三立
- 《 癭公去都過白下攜贈程郎小影屬爲題句詒之老誖作癡遂徇癭公而博豔秋天際真人一笑 其二 》 —— [ 清 ] 陳三立